1
首先,我们需要把性格拆分成生物学家可以研究的成分。
然后,把具体的反应还原到我们定义的行为反应链模式。
1)MAOA基因突变,会导致性格冲动。
2)MAOA基因突变并不是暴力犯罪的罪魁祸首。如果幼年遭受家暴,则这种冲动性格有可能导致暴力犯罪,如果幼年的家庭正常,即使含有MAOA基因突变,也不会产生行为障碍和违法犯罪。
3)MAOA基因突变本身是没有好坏的,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下,优劣势不同。
2
生物学家眼里,爱情就是生物体之间的长期亲密关系。
两个生物学过程。
1)相互吸引,亲密,爱情的发生,产生多巴胺
2)长期陪伴,产生催产素。
催产素并不是点燃爱情的火柴,而是维持爱情的纽带。
催产素只有注射到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细胞里,才能产生爱情,其他地方是没有用的。
催产素带来爱情的本质,是通过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让我们愉悦开心。
除了爱情,亲子关系也需要催产素。
催产素能帮助磁性动物建立起对孩子无私的爱,也能帮助幼年动物感受母亲的爱,健康成长。
3
习得行为,也就是通过学习而会的行为,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神经元不仅能接收和发出电信号,还能根据自己收到的电信号,来调整发出信号的强弱。这个特点叫做可塑性,靠的就是神经元的基因表达。
所以,这是一个学习的窍门:重要的知识,要反复看,学而时习之。
脑子越用越灵,不停给大脑做思维体操,才能不浪费大脑的可塑性。
4
除了人类的语言和文字以外,基因居然也能把上一代的生活阅历遗传给下一代。
基因并非命运,在人生里,规则设定就是社会环境。
只有外界信息的输入,才能启动基因的表达,大脑才能够真正的成熟。
所谓“三岁看老”可能有点绝对,但是你对一个五岁前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对他的一生都影响巨大。基因给了你起跳能力,而环境就像重力。基因决定了你的能力,但是无法决定你的命运。
社会环境对命运的影响:
1)感知觉,在出生后的关键期里,环境里信息的输入决定了感知觉的形成。
2)智力。5岁前的幼年教育对智力的发育非常重要。
3)价值观。幼年的教育对成年后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
5
方法、视野和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基因研究方法:
第一,从基因出发,研究基因与人体特征和疾病的关系。
第二,从具有遗传特征的人群中寻找有关基因
成功人士的基因不一定更好,成功和基因好坏没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基因并非命运。
基因认知的觉醒:
第一,方法的觉醒。人类基因组计划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武器
第二,视野的觉醒。只研究基因不够,要关注整个基因组,尤其是DNA暗物质
第三,态度的觉醒。
6
这个阶段,人类的反叛就是用各种方法获得尽可能多的能量。
后信息时代最大的限制是基因。人类反判基因有两大主战场,一是增强生产力,二是修复自身。
增强生产力的战场首先是基因工程。
1)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另一类是由于后天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比如癌症。
2)对于先天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我们可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来发现患者的遗传,或是新发基因突变。
3)对于后天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症,我们需要通过最新的基因科技,来检测血液里,DNA碎片的基因突变,帮助患者用药。
7
基因疗法分为:第一阶段,对细胞进行基因修复。
第二阶段,对全身进行基因修复。
基因并非智能演化的桎梏,而是推手。
科学的发展总会向前,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前进的,从来没听说废除了某个技术让人类社会更安全的。
科学有边界,但是科学研究本身不应该有禁区,基因科学的前沿,也是人类科学的最前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