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城里的学生,考上耶鲁大学的概率有多大?
一个毕业生,进入高盛成为“明星分析师”的概率有多大?
一个职场人,考进哈佛攻读MBA的概率有多大?
这几件事,仅仅实现某一项,难度都是非常大的。但是《不如去闯》的作者李柘远却将他们全部都实现了。这位91年出生的学霸到底有什么通关秘籍?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又是如何解决的?
接下来,我将以李拓远的成长轨迹为线索,分别讲述他备战耶鲁、耶鲁时光、进入职场、回归哈佛四个时间段的经历。带领大家走进他的精彩人生,借鉴他的成长经历,健康、积极地直面自己的人生。
第一阶段,备战耶鲁。
李拓远树立目标的年龄很小,在他初三的时候,因为看到一则新闻:复旦附中学生获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于是他暗下决心,自己也要进入全球最好的学校读书。
在确立了目标后,他清醒地知道想要考上名校,就一定会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努力。因此,他也为自己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计划。
这套计划现在看来,也依然能给很多备战考试的学生参考。总共是三条,分别是校内成绩至上、参加课外竞赛活动以增加自己的履历“亮点”、高三上学期通过托福和SAT考试,报考心仪学校的“提前批次”。
当其他人还在享受自己的初三假期时,他已经给自己上好发条,准备艰苦奋斗了。
当然备考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三时李拓远是理科实验班的清华北大种子选手,老师们都很看重他,但他却为了参加美国高考向校长请假在家复习。很快消息传遍了学校,但对于李拓远而言,目标就在眼前,他怎么可能松懈。结果,他成为了五位美国总统的第一个福建学弟——他是美国耶鲁大学300多年历史上从中国福建直接录取的第一名本科新生。
第二阶段,耶鲁时光。
进入耶鲁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除了不断被身边牛人的履历震撼外,李拓远也受到时差、想家、不适应美国大学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会有一种挫败感。但他也很快调整了情绪,用开放的心态迎接自己的大学时光。大学四年,他在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目标。
大一要多试错,多尝试。不要过早的限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选修不同的课程、参加社团都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还有最契合的朋友。
大二要收心,抓住重点打基础。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能做好。你需要把专业课,尤其是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课程修好。不要为了几份兼职,浪费了自己钻研专业的时间。
大三要开始准备求职并为此做筹备了。大三要吃苦,啃更多的专业书,写更多的论文,思考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大四上学期肯定是备战毕业了,下半学期则是求职。当然如果你在大三准备的比较充分,那么大四就会轻松很多。
第三阶段,进入职场。
李拓远的职场经历主要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进入高盛成为分析师,第二段是自己创业。我们先来看他在高盛的工作情况。
在高盛的工作,其实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点是认清自己,李拓远虽然可以在纽约总部工作,但他还是选择回到中国总部。第二点则是在无止尽的加班中,不断地冲出舒适区。高压是高盛的常态,没完没了的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加班加班,还是加班。本来计划休息的48小时,结果变成了大概44小时都在酒店做财务模型、写分析材料、参加电话会议、整理会议纪要……当然,这也让李拓远成为新同事中见证香港IPO工作圆满完成的第一人。他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大家都说下个项目还会指定他参加。
李拓远也总结出了一些职场建议送给大家,总共有四条。
首先,可以接受办公室政治,但是不要积极地参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没有必要过度排斥,但是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硬本事,你的工作能力不会坑人,就算被排挤走了,你也可以找到下家。
其次,多为上级考虑,就是在帮自己。每次工作多考虑一步,不等于是巴结,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帮助团队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第三,不要过度承诺。多数人刚入职场为了证明自己,都会过度承诺,其实新人宁愿不做承诺,也不要承诺了但却做不到。
第四,心要定。职场新人不要挑肥拣瘦,少点吐槽,潜心学习提升自己,等自己实力有了再考虑换平台也不迟。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够,就算离职了,也未必能有好结果。高盛就有一位同事选择去了创业公司,但去了没两个月就后悔了,开始怀念高盛的各种好。
在高盛工作了两年后,李拓远选择离职创业。创业的艰辛很多人都能想到,李拓远也有体会。初创时,自己不牛,所以要放低身段跑业务,创业进行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调整商业模式其实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创业后的人际关系比以前更复杂,要和各种人打交道。
于是在创业半年后,为了帮助项目更好的发展,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财力支持,李拓远决定去哈佛读MBA。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第四阶段,回归哈佛后的故事。
在哈佛商学院读书的,都是一群打了鸡血的人。相信大家都会好奇,他们为什么都不会感觉到累呢?
这一点李拓远的同学也给出了回答:每天过得这么充实,应该开心才对,怎么会累呢?
学校的课业本身就很重了,但是很多哈佛人依然会在课外挑战更多的任务,实现更多的目标。他们精力充沛,似乎永远不知疲倦。这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想实现什么目标,因此他们会被目标一直驱使着向前走。
当然打鸡血不等于不睡觉,网上疯传的“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图书馆”其实并不存在。
有时间研究学霸学习多长时间,不如多看几本不同教授的著作,多完成几项论文作业来得实在。好好休息,效率才是王道。
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作为耶鲁哈佛双料学霸,李拓远在《不如去闯》一书中,讲述了他的求学和职业经历。第一阶段是备战耶鲁,从小树立目标并且制定计划一步步执行,最终拿到 入场券;第二阶段是在耶鲁的大学时光,大学的每一年都有它的使命,千万不要浪费时间;第三阶段是进入职场,分别是在高盛工作的收获以及自己创业的感受分享;第四阶段是重回哈佛,强烈的目标感才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希望这本书,能为现在读书、工作,或是创业的你,带来一丝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