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的标题原本想写《它成了我的朋友》,但是平时养成恶“时时觉知”的习惯让我不自主地问自己:朋友的概念是什么意思?此时才发现,到今天我才认真地品味了一下朋友的意义。
网上搜了一下文字内涵:
朋字起初在甲骨文里的意识是串起来的贝壳,代表货币,引申为有共同利益的人聚在一起就是朋。
到了孔子时,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里朋就是有共同志向的人,为国家和社会分忧的人聚在一起,后来就沿用了有共同志向的人就是朋。

友在甲骨文是两只手放在一起,表示两个人心心相映,手来手忠于感情。

出于以上理解,我还是起了《它成了我的好友》的标题。
是这样的,自从发现有鸟儿来吃我种的龙葵果后,我就想在阳台上放些米粒,希望鸟儿能看到米粒就不再去吃我的龙葵果了。
于是从去年我就会把一些剩饭平铺在一个小塑料盘子里,盘子里我事先放了一些泥土,以防风大时把盘子刮飞了。
前些天我发现半瓶黑米,米粒儿被虫子咬碎了很多,于是我就每天抓一把放到阳台上的塑料盘子里,每天都会有小鸟来吃。
开始的时候,当我听到阳台上有“哗啦哗啦”的声音时,悄悄走过去,小鸟就会飞走了。
但是时间长了,即便我走过去看,它们也不会飞走了,该吃吃,只是时不警觉地看我一眼。
我的内心不由得暗暗发笑,这些小东西也会“看人行事”,相信我不会伤害它们,所以才不慌不忙地享受美食。
好吧,我也是已经把它们当成了我的好友了,看着它们跳来跳去地啄食米粒,也很开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