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乞力马扎罗·日更专题读书
没人在看《后来的事》,只有夏目漱石还很在乎

没人在看《后来的事》,只有夏目漱石还很在乎

作者: 李立亨l穿透光和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5-27 10:19 被阅读0次

应该是三集结束的故事,为什么夏目漱石硬是要写成连载三季的小说?所谓「通J文学」高峰的《后来的事》,里面就有许多酝酿之后才显得耀眼的瞬间。

日本的中小学课本都收有夏目漱石(1867-1916)的文章,千元日币还曾摆上夏目的肖像。关于他的研究专著至今仍持续被出版,他被称为日本「国民作家」实至名归。

川端康成和芥川龙之介等日本小说名家,都坦言受过夏目的影响。然而,今天还会阅读夏目长篇小说的人,应该都属于有耐心的文学爱好者。

选择障碍的知识份子

日本文学关键字「隐忍」二字,在字里行间像霓虹灯般的闪烁着。习惯英剧美剧好莱坞电影快节奏的读者会发现,应该是三集结束的故事,怎么到了夏目手上,赫然被写成三季的小说。

从一个穷老师养的猫的角度来看知识分子与时代的《我是猫》,是夏目的成名作。这只没有名字的猫,有点搞笑,喜欢酸言酸语。夏目小说的永远主角在这里获得了确立:永远思前瞻后,犹犹豫豫的知识份子。

夏目的小说都是缓缓铺陈,角色和故事集中,读者很快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三四郎》從鄉下到東京讀書,心智和感情大开,喜欢的那个人却终究被抢走。《门》里的公务员抢走好朋友的太太,两人住在岩石下阴暗潮湿的房子里,根本没有出路。

《心》里面的「我」收到先生留下的遗书,才知道他从小被骗,长大为了争夺喜欢的那个人而骗人。但是,心还是会痛的。最後,选择自杀。

托尔斯泰等旧俄小说家笔下的「多余的人」,觉得社会不公,但是,没有行动力。夏目小说里的主人翁则是讀過書,有的家里还很有钱的,高级游民。

他们想很多,但是他们不像多餘的人,在乎社会的改造。他们的问题是,对自己的人生抉择,始终下不了决心。

被称为所谓「通J文学」高峰的《后来的事》,是夏目小说里的特例。

主人翁终于下定决心,小说最后一页却暗示我们,他可能因此,疯了。

F+f的人生明与暗

在帝国大学教授英国文学的夏目漱石,在他写的《文学论》专书里面说道:

一般而论,文学内容,若要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F+f)。其中,F表示焦点印象或观念,f则表示与F相伴随的情绪。这样一来,上述公式就意味着印象或观念亦即认识因素的F和情绪因素的f,两者之间的结合。

作家在他关注F主题的同时,必须传达他的f感受。也就是,理性地描述必须搭配感性的抒发。或者,也可将之称为,要有外在描述的「明」,也要有内在感受的「暗」。

明与暗的对比,混合,强化或弱化,可以是故事描述的手法,形象上面的展示。对夏目来说,这还包括了人的内心百转千回的「暗」,以及世事分明能料只是你不知道的「明」。

为什么主人翁看不清楚呢?因为,他们就是在,到底隐忍到什么时候,还有我就是要聆听我的内心而为,之间拉锯著。

《后来的事》的主人翁是富家少爷代助,他在大学时代喜欢朋友的妹妹三千代,他的好朋友平冈想追求她。重视友情的代助鼓励平冈,并促成他们两人成婚。三年后再遇见他们,夫妇两人正为生活所困。

和伊人重逢,代助意识到自己只是凭「意志」觉得该去成全好友,却忘了顺应内心「自然」的呼唤。为了鼓起勇气对三千代表白,他去买了大量的百合花,邀请三千代来家里。

电影版的 《后来的事》

一种无法掩盖的分裂

代助觉得全身都沉浸在多年不曾有过的慰藉中了。代助又想:自己为什么不能早点儿回到这「自然」中去呢?为什么一开始就同这「自然」相对抗呢?代助在雨中、在百合花香中、在重现的昔日情景中,找到了纯真无邪的和平的生命。这生命的里里外外不存在欲念、不存在得失、不存在压抑自身的道德成见,这生命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由自在。一切都是幸福的,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

三千代愿意耐心等待代助所允诺的光明未来,但是,代助很快就意识到,只会说出一口好人生的高等游民,没有家庭金援是没有能耐过正常日子的。

《后来的事》裡的两个苦情人,除了摸到手,碰到额头之外,完全没有进一步的身体接觸。为什么会被称为通J文学的名作呢?因为,对于这些知识分子来说,心灵的出轨已经代表一切。

日本知名文艺评论家柄谷行人说,漱石的长篇小说中「有一种无法被掩盖的痛苦的分裂」。生活的明,感情的暗。追随心的自然,现实生的意志。一直都存在著分裂。

夏目的过人之处是,他看到的是他所处的日本帝国崛起所产生的分裂,而不仅仅是芸芸众生中的小情小爱而已。

夏目曾在一场名为《现代日本的开化》的演讲里提到,轰轰烈烈地明治维新,彷佛让日本迅速进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但是,这个开化是不完整的。

西方的开化是内发型的,日本现代的开化是外发型的。内发型是指从内部自然生发之意,正如花朵开放般,花蕾破绽怒放。而外发型是指迫于强大的外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

低回的有馀裕的文学

夏目的結論是,日本人一定会遭遇到「严重的神经衰弱,奄奄一息地呻吟于路旁」的问题。《后来的事》的代助,最后就是陷入神经衰弱。事实上,夏目本人跟他笔下的知识分子一样,都因为「痛苦的分裂」而神经衰弱。

鲁迅说夏目「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同样在日本留学的周作人说,夏目是明治文坛的散文第一人,说他创作的是有著「低回趣味」的「有馀裕的文学」。

现代人不一定欣赏有余裕的文学,而习惯复杂却明快的文学。但是,夏目的确有能力,让我们感受到许多可以低回的瞬间。这些瞬间,需要酝酿才能显得耀眼。

阅读夏目漱石,可以让我们进入拉上纸门,沉浸在日本塌塌米所营造的静谧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人在看《后来的事》,只有夏目漱石还很在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sm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