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以为,“多闪”、“马桶MT”、“聊天宝”的竞争对手是微信吗?

早期在《社交产品还能迎来春天吗》一文中,技叔对社交产品进行浅析,最终导向社交产品正在遵循的“核心驱动力”问题。
而围绕核心驱动力展开的新产品运作模式,在社交APP行业中并不新鲜,换句话说,在社交新产品渴望入市的前期过程,有脑子的企业必然会判定自己的产品属性、底层逻辑与商业运作模式。
而同日发布的三款APP虽基于社交,但底层逻辑跟微信大致无关。
以马桶MT为例,标榜匿名聊天和放肆心声,用“人脉暗网”一个神秘莫测,拔高level的词汇,去定义整个产品的调性。继而是功能逻辑--群组对话,没有1对1,群聊也会随倒计时结束而解散终止。
你可以在一个完全陌生、无拘束的环境之下,放大自己的情绪,宣泄自己的抱怨,不用实名无需责任,爽了就行。

微信发展的8年,完整经历了将“泛社交”逐步聚焦到“熟人社交”的过程,伴随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的弱化,“漂流瓶”的停运,几乎斩断了陌生人社交这条路,真正以“生活方式”的形象存在于人际视野。
而“马桶MT”的驱动力,是基于陌生人关系开展的,这点本身就与微信不冲突,或者说早就被微信断舍离。而今日社交产品的契机,在于把握关系与关系之间的“缝隙”,是填充微信漏掉的缝隙还是创造出社交产品新的缝隙,才是目前入市最关键的问题。

以同样的理论去推导“多闪”,其更类似于将抖音或微信的单一功能做抽离,而后创造新的社交模式。而看似做了升级的“聊天宝”,除了发布奖励政策和细化社交种类外,并没有更多的突破可言。
所以,针对KOL或媒体所发出的“围剿”、“撼动”、“宣战”等词汇,你大可当成是一种营销,借助独角兽力量,获取大量关注度,从而提升入市礼炮的声量。
在营销进场的过程里,最聪明的是“马桶MT”。
“陌生关系”其实是扎实的炒冷饭,但这碗冷饭必须要炒,因为需求实在太大了。
早年陌陌、探探入场,几乎抢占了70%以上的陌生人社交市场份额,但这两年陌陌转战直播,探探引导消费过于明显,参差的匹配品质也引得大众诟病。
“匿名社交”和“实名婚恋”逐渐成为陌生人社交的两大分支,此时的“泛陌生交友”略显尴尬,近年“soul”、“苏打”、“一罐”、“悄悄话”等匿名社交产品的摸索探险,确实给“马桶MT”验证了大众需求。

匿名社交需要独角兽,而站在对标微信的大舆论环境下,“马桶MT”迅速打入大众视野,站在微信缝隙中求得生存,简单的底层逻辑加外力推助,即便迅速下线,也让大众有意犹未尽的感慨。在上线与尝鲜的过程里,其大部分收获支持声音,后续如何优化言论,加强监管,最终长尾运营,才是“马桶MT”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内社交产品,还没有任何一个甚至任何三个,有资格叫板微信。
微信早年的好友导入方式,是QQ。以轻量化的聊天方式、简单的使用功能,进行QQ用户的分割,在首批尝试移动端社交的产品之中,占尽人流优势。

张小龙在2019微信公开课上将原计划的两个小时的演讲延展到四个小时。他回忆了微信过往的很多东西,包括微信的诞生、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设计初衷。
或者我们可以判定,微信见证了整个移动网络的成长,也伴随成长迭代产品功能,一方面用户对其依赖性很大,信任感很强,另一方面微信自身的功能点,是完全符合发展逻辑的产物。

三款社交APP,一个将社交方式“回归解放前”,不设监管机制与盈利模式;一个将娱乐变为生活的主线,放弃社交产品的基本原则;一个将产品逻辑表象化(“生朋友”与“熟朋友”),页面设计与功能搭建过于自嗨。
三款APP的短板皆比衬着微信的成熟与稳重。前“聊天宝”子弹短信蚂蚁撞大树的戏码,又合力演了一回。
微信,可能要反思,但不一定会改变。

微信一贯对分享社交产品、群聊、类“色情”消息监管深切,算不上针对,对抱怨的言论看看就罢了。
微信的反思,可能会从社交需求的不完善入手,为什么会出现“聊天宝”这样的软件,为什么会有新的产品逻辑细分,为什么会从奖励制度入手,开展进一步的用户培养。
但基于微信战略层次中,对熟人关系的判定坚持,改变的结果不大,未来的发展不会过度受新社交产品的影响。

而当大众预判这三款APP的最终去向,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它的优点和缺点,而是要找到它差异优势或有违常理的地方。
最终,这三款社交APP能否占得一席之地,还是要回归三点:
• 本质驱动力,既对某一类需求的大幅度渴望。
• 产品底层逻辑,既社交产品对数据和模块的分割,以及服务能力的设计和调用关系的搭建。
• 螺旋式上升的运营能力,既能够长尾运营的手段与服务模式。
毕竟,想要生存,还要回归到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创造足够颠覆社交现状的理性产品。
齿轮易创(chilunyc.com) 是一家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互联网公司,从产品方案、产品设计、产品开发、测试上线等全流程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企业互联网转型,达成信息化、打破技术壁垒。以现今行业对信息化转型的差异化需求,从优化内部流程和提升外部增长品质两个大方向入手,减少企业内耗,高度提升企业内部效率,扩充曲线获客途径,以产品升级服务,以专业塑造品牌,打造覆盖全行业全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齿轮易创已为包括亚马逊、印象笔记、格理集团、Visa等200+企业提供软件定制服务,为2000+企业提供产品咨询。
编辑丨技叔
来源丨齿轮易创 chilunyc.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