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秋天第二个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前后,处暑的“处”是指“终止”,所以处暑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的意思。它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这段时间我国大部分雨季即将结束,降水减少,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有一首诗《早秋曲江感怀》,所写的景象就是处暑节气时的特征,家长们可以教给宝宝哦!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一池残荷叶、一抹桂花香,一阵阵凉风都在提醒着人们
秋天来了
在这个节气民间一般会有哪些习俗呢?
沿海的人们会有一个“开渔节”的习俗,他们会在处暑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出海。
北京人会在这一天吃鸭子 因为秋季燥气开始生成,需润肺健脾,鸭肉性凉,正好适合食用。
放河灯
也是我们华夏民族传统的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古时候晋西北一带,紧邻黄河,人们会在这一天扶老携幼竞观河灯,场面十分的热闹。现在很少见了,但是依然有部分地区保持着这样的传统。
有条件的话,妈妈们可以做一到两个荷花灯,带着宝宝在附近有河流的区域做这项带有美好祝愿的活动,可让宝宝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感受和体验,当然要注意安全。
祭祖、迎秋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推荐二米粥,适合妈妈和宝宝们处暑食用
准备好南瓜、小米、玉米,可以适当加几颗大枣
南瓜去皮切小块
将玉米粒掰下来,小米洗干净备用
锅内倒入适量水烧开,先放入南瓜,煮十分钟左右
将小米和玉米倒入锅中,搅拌均匀 ,小火熬煮 ,喜欢吃红枣的可以加一些
一直煮到冒泡有一定的粘稠度就可以了.
小米养脾,玉米南瓜补中益气,孩子瘦面色黄,脾胃虚弱最适合这款粥。可以连续吃,也可隔三差五的做一次,时间长久会很好地增加五脏六腑的运化。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因此秋季人们常会感觉到皮肤、口鼻的干燥。
五行中 肺属金 五色主白色 ,像山药、莲藕、银耳、百合等等白色的食物都有助于润肺,处暑以后妈妈们也可变换着饮食来调整宝宝们的身体状态。
生活中宝宝注意事项
虽然气温早晚温差大,但是中午到傍晚还是会有余热,依旧要注意防暑。带宝宝出门,妈妈可以准备一件薄外套,及时地增加或减少衣物。
不能再让孩子光脚踩地露肚脐地乱跑了,需穿上袜子,露背的衣服不能再穿了,保护好肚子、后背以及脚踝,减少感冒的几率。
不可再贪吃冰冷的食物,水果也需适量,以防止腹泻的发生。
早睡早起,晚上十点以前入睡,中午适当的午睡。
多带宝宝出门做户外运动,接触大自然,提高免疫力。
给妈妈们的节气养生建议
准备经络拍或者经络刷,没有的话就直接手握空拳进行拍打
敲打委中穴
在膝盖里侧中央,弯曲腿部,膝关节的背面也就是凹陷处,最里端的正中点。委中穴是身体的“排污口”,没事的时候拍一拍可以让膀胱经更好的排毒,对腰酸背痛的治疗效果非常有效。
很多妈妈在经常抱宝宝的过程中,时间长久难免腰部会出现疼痛,那就多拍一拍这个穴位,长期下来就会缓解症状,我就是受益者。
2.八髎穴
靠近尾骨,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它也是盆腔所在之处,具有补肾壮腰、清利湿热及理气化瘀调经等功效,是用来预防妇科疾病的要穴。
久坐的上班族,有妇科炎症的女性都比较适合,对其进行拍打、艾灸,效果都非常的好,是女人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
妈妈们千万不要小看我们人体的穴位,很多吃药看病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却能通过一个小小的穴位解决,这就是中医的伟大。想要做一个健康的美丽女人,这些养生小知识就不得不知。
最后祝大家处暑快乐!福气不止!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紫苏灵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