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
乐观,终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乐观,终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作者: 下一秒D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17:37 被阅读0次

古人为何被贬就写诗,或许我们后人看到的只是诗人的不爽。

可他们内心的抑郁不平,无力以及绝望又有几人知晓?

古诗都是要到一定年龄才读得出意味,没有阅历,读古诗只有无知和自欺欺人。

年少时觉得诗人矫情,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何必专门写一首诗。

后来认为读诗是有文化的表现,又象征性地拿来读背,全然不知在自欺欺人。

没有人可以感同身受,别人说一句理解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认为知音难遇。

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便是,鞭子没有抽到自己身上,不疼。

古人深谙这个道理,唯有作诗解愤。

是对时局动乱的无奈,对统治者昏庸的不满,还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这种种,不过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当一个人失去了灯塔,他的世界就是黑暗的,没有指引。

唯一的光亮只能来自自我安慰,想通了会继续生活,但自此以后,远大的抱负实在是一种可笑的说法。

若想不通,就只会混沌度日,酒即知音,一腔愤慨唯有融入文字,化作诗文。

故此,对于一个人来说,失望并不致命,但失意会,这种失意,是绝望后的无可奈何,以及心灰意冷。

后人提起张继,更多认为他是失意之人,为何失意?“月落乌啼霜满天”,只因“那么大的榜纸容不下张继二字”就觉空气寒凉?未免肤浅。

可叹自己无能为力,愁绪笼罩全诗,如同无奈侵入五脏六腑。满腹心事,终与寒山寺的钟声一道,化作虚无。

杜甫亦是如此。后人只知杜甫的《登高》是七律之冠,是所谓的“旷代之作”,分析它的平仄、它的意象、它四联的艺术效果……连现在的小说电视剧也拿它出来做文章,似乎知道了这首诗就了解了古之七律。

可论内容,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杜甫的那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后人看得到他的忧国忧民,却看不到他无望中的心如死灰,而这并非简单的悲观。

用悲观与乐观来说明,似乎牵强,但今人最擅长用这样的道理宽慰别人:保持乐观,好运连连,若时常悲观,就会经常倒霉。

李白乐观,一生豪放不羁,也一生不得志。苏轼乐观,一生几度浮沉,痛苦常随。刘禹锡乐观,一生中有二十多年在被贬之地漂泊。

乐观,终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杜甫晚年或许想通了,或许没有。一生即将过尽,意中所触,孤愁悲哀。无人理解,无能为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年年秋季树叶落下,长江水也似乎永不止息,古往今来,从未改变。

如同这古今的情绪,失意仍在,只是换了载体,人类往复循环,情绪也循环往复,却永远不知吸取教训。

可悲,可笑。

时光飞逝梦茫茫,痛苦之源既来自外界,也来自内心。何不简单地说一句,放弃挣扎,也是解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观,终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wv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