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书大作战

作者: 雪流觞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17:33 被阅读0次

         近日,“丢书大作战”这几个字成功的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然而,在花样百出的丢书活动,和频频上升的话题热度的背后,却喧哗四起,一片质疑与反对之声。

        “丢书大作战”源于英国伦敦的公益组织Books on the underground,而让这个图书分享活动火爆的真正原因是在《哈利波特》中扮演女神学霸郝敏的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为了激发读书热情,她将书籍藏在地铁里,发动大家寻找。丢书大作战由伦敦蔓延到纽约,又传到了中国。

    丢书大作战

    2016年11月,由媒体“新世相”模仿发起的“郝敏”地铁藏书活动成功刷屏,在北上广的地铁、航班、顺风车丢下了1000本书,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参加了此次活动。然而如此一场声势浩大的刷屏活动,反响却不尽如人意。拒调查,大多数的书籍都根本无人捡起来阅读,甚至有人担心,无人捡起的书会被保洁阿姨收走。中国版“丢书大作战”遭遇尴尬境地。

          在国外风靡一时的“地铁丢书”,为什么在中国就显得水土不服,最终成了一地的鸡毛,为何这两个活动,形式大体相似,其效果却千差万别呢?有人说,在英国叫藏书,在中国却改成了丢书,这一个“丢”字,从态度上便已经输了。当然从一个字上断定,未免武断,但在令“丢书大作战”处于如此尴尬境地的各种原因中,态度的确占了很大一部分。

    丢书大作战

        首先,从性质上来看,郝敏藏书是一位爱书者自然而然的举动,而中国版“丢书大作战”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宣传与营销。艾玛.沃特森不仅是学霸郝敏的扮演者,其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学霸,并且超级热爱读书,她时常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自己所读的书。她说“希望大家利用通勤的时间读会书”。而在中国,并未形成如此的涟漪效应。其发起者是一个微信公众号“新世相”,还是与地铁航班达成合作后进行的,并且邀请的是具有超高人气的明星,其结果必然不能尽如人意。

       其次,凡事都讲究实事求是,从国外引进的活动不可以照搬照抄,中国的高铁在人流高峰期早已是拥挤不堪,连站着都是问题,谁又有那个闲心去寻找地铁里藏着的书,谁又能旁如无人的捧书阅读呢?而且,读书更应是社会的一种自觉举动,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人尚不能达到此种境界,人们尚没有这种强烈的精神追求,那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硬的模仿,尴尬便是最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当然,这场“丢书大作战”恰是我们多媒体时代的社会缩影,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与反思。它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时代里媒体的迅速发展,并深切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上部分人对于阅读的呼声。当然,它更多的放映了当前的一些问题,媒体的浮躁营销与生硬模仿,以及当前我国阅读土壤的缺乏。暂且以“新世相”作为例子,“丢书大作战”可以看做是它的故技重施,之前的“逃离北上广”“中秋不回家”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由其发起的,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它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单纯的公众号,而是要做整合的创意营销公司,随着多起活动的举办,它对事件的营销能力日渐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然而,诸如比类越来越纯粹的营销事件频频刷屏,真的好吗?原本媒体该给我们这个本就浮躁的社会及时的送上心灵鸡汤,可是如今却在无形中让我们也加入了浮躁的大军,怎能不让人担忧呢?

           另外,我们的媒体似乎格外喜欢模仿国外的一些活动,这本无可厚非,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是正常的。然而,一些模仿要么是生搬硬套,要么是经营不当,沦为娱乐的副产品。此次的“丢书大作战”在国外如火如荼,然而在我国却显得水土不服,所丢的书无人问津,只剩下一地的喧嚣,这便是其在模仿的过程中未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就像曾经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大家到后来便只只是注重哪位明星加入了活动,而忘记了初衷是为了关注渐冻征患者。

         起于喧嚣,归于沉寂,这一场“丢书大作战”留给我们的不该只是一地鸡毛和漫天的质疑,我们该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让我们的媒体少一些喧嚣与作秀,让每一场活动都能发挥它的实际效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丢书大作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yr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