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张爱玲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问题,如果单纯地解读成爱情片然后去改编拍摄基本都成烂片,作品层次也被拉低了。如果张爱玲写的仅仅是爱情,那完全可以写多写一些传统世俗认为的幸福婚姻,张三跟李四相恋结婚了,婚后生活如何甜蜜美满,过几年又有了孩子……这样都可以写出上十万字的网文。但她的作品很少有圆满婚姻结局的,她选择的人物是特殊的典型人物,离婚想要再嫁的,大龄未娶的,婚外恋的,恋父的……
选择这些特殊人物,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爱情,是为了表达畸形的、不同于世俗认定的爱情婚姻背后的那些人心人性。人性是千古不变的,这是她作品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色戒》算是改编比较成功的一部,如果剧本单纯改为特务头目爱上了一个要刺杀他的女大学生,女大学生也爱上了这位特务头目,中间就写他们如果猜疑和相爱,那层次就低了。电影中的特务头目易先生还是稍微温情了一些,在决定枪决王佳芝时有所动容,但小说中他们更像是经验老道的猎人和自视过高的猎物,一个经历单纯的女大学生在一个大龄特务头目面前就是一张白纸,想做什么对方估计能猜的八九不离十,易先生选择跟王佳芝一起,属于降温打击,他可以更放松,更轻松。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清楚对方是有目地而来,那防备之心就不会卸下,易先生在一开始就知道王佳芝来路不明,且在种种细节中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电影展示的也仅仅是这些,而并非是为了让观众去感受到此细节易先生爱王佳芝,王佳芝爱易先生,那些细节是身份一步步暴露,任务一步步失败的推进,直至王被易枪决。

《第一炉香》的电影改编,电影中大篇幅表达葛薇龙爱乔琪乔,两个人又在除夕之夜结伴欢庆,葛薇龙大喊我爱你……也许可以改编成葛薇龙适应了这样奢侈的生活,无法从中摆脱,但又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去维持这样的生活,只能去当别人的情人,但为了道德上的名声,她需要婚姻来为她打掩护,于是她选择了乔琪乔这位看起来跟自己还算般配的人结婚,她以为她这样就不是重蹈她姑妈嫁给老年富商为妾获取财富的前路,其实不过是换了一套外衣,还是得在依附别人而活。

葛薇龙与乔琪乔的婚姻,旁人都觉得是葛薇龙深爱乔琪乔,所以不顾他花名远扬,仍然执意要与他结婚,而只有葛薇龙清楚,只有有了婚姻做保障,她才能更明正言顺地在交际圈名利双收。
有了婚姻的名头,即使她周旋在再多富商和高官身边那都是助理和翻译的身份,而不是情人的身份,闲言碎语是旁人的嘴碎,是造谣他人是非。
婚姻对于葛薇龙来说是一场长期交易,花花公子乔琪乔需要钱,而乔琪乔也是她可以出门应酬和交际的后盾,她永远可以躲回这个后盾后面,任流言纷飞,钱照样赚,婚姻也能维持。
当葛薇龙选择了这样奢靡的生活就没打算退出。
一个女人,想要物质的满足有司徒协这样心甘情愿买单的富豪,想要精神支撑有乔琪乔这样甜言蜜语不断的浪漫老公。
葛薇龙用肉体换取了金钱,又用金钱购买了精神享受。

姑妈是葛薇龙的前辈,姑妈是直接选择了嫁给老年富豪做小,用青春和年轻的肉体换取了财富,而葛薇龙用青春换取了财富和婚姻。
葛薇龙是自甘堕落到这个金钱世界里,并非是爱某个男人爱得死去活来,甘愿为姑妈钓人,为乔琪乔赚钱。
故事的开场可以倒叙,由老年葛薇龙来讲述自己的一生,讲自己如何被姑妈的生活所吸引,如何被一步步带进去出不来……
第一炉香可以改编成葛薇龙的自述,展示葛薇龙的谋生史,观众认不认同葛薇龙的谋生行为可以交给观众去讨论。
整部电影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葛薇龙的一位男同学选择跟姑妈一起,获取去留学的机会,不只展示了女性被金钱主导,男性也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