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与中学

作者: 流浪数 | 来源:发表于2022-03-19 11:11 被阅读0次
    宜良一中老照片(1983年到1986年)
    宜良一中大同门
    当时的初中教学楼
    宿舍楼

            小学与初中是在阳宗海电厂子弟学校读的,虽是子弟学校,但校风学风还可以,同学们都很努力,家境也差不多,无贫困现象。

          小学五年级时就要小升初了,当时小学只有五年级就毕业了,不像现在还有个六年级。五年级时,大家都很刻苦,放学后,还有许多人留在教室里写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多,也没有什么辅导班培训班之类,下完课,老师早回家了,老师学生都很轻松。当时的班主任是杨月华,教语文,数学老师是马老师(回族),都不怎么管学生,下完课就走人。那么就在教室里做题,当时有本《小学数学复习资料》,上面的题我全部都做完了,现在记得就是应用题,什么鸡兔同笼,什么水池进水放水之类。而且我做这些题达到了废寑忘食的地步,每每要家人来叫,才回去吃饭,现在回想起来,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芬芳。当然这次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一,数学96分,因为把“除”看成“除以”而扣了4分,满分是100分,语文84分。此后的考试我就再也没有冲到第一了。

          初一时,学校搬迁到一幢蔚为壮观的大楼里,可见电厂还是有钱,这楼比我后来就读的宜良一中的教学楼还气派。从初中开始,我成绩开始下降,数学也不好了。

            高一时,家人把我转学到宜良一中,住校,学生们住在大通铺上 ,一间屋子里经常住二三十人或更多,吃饭就用学校里买的饭票,有的可以自己从家里带米来换饭票。

          关键是这里的学风校风更好,每天一早,老师带队在校外跑步,之后早点,早读,上课。学生中有部分农村来的,但都异常刻苦,晚自习下完,还要经常在教室里点蜡烛学习。在这种氛围中,你不想努力都不行。我这时的成绩在前十左右徘徊,冲到前三都很难,有个学霸,叫付咏梅的,每次都是第一名,其父是一中的老师,后来她考到复旦去了。休息的时候(比如周六日),就去看电影,或在校园里看电视,只有一台电视机,学生老师一起看,记得当时流行《霍元甲》。

          但是我喜欢看课外书,宜良县文化馆我中午吃过午饭后就经常去,那里的图书室各种报刊,我要做摘抄,有时太困,就涂抹风油精,现在记得的有《少年文史报》、《智慧树》、《辽宁青年》等。当时特别喜欢收集名人名言,于是就跑到每一间教室,包括初中班的,看他们黑板报上有什么励志名言,有就赶快抄下来。后来我认为这很重要,有助于我做出发现。

          那个时候,高二我已经接触到杨辉三角,也有过三项式的推广,并记录于笔记本中,因学业繁忙而没有继续。

          但当时我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文理分班时,我就选择了文科班,当时的数学老师是邓安邦,也是班主任。另一个生物老师吴大均也教的很好,他的课上得生动活泼,课堂里满是笑声,地理老师姓施像个演员,经常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历史老师不苟言笑,但能把整本历史书给背下来……

            高考就在宜良一中考的,校门外是贴了一墙的各个学校招生广告,校门用红纸裱了,显得十分隆重。我考了442分,数学76分,语文94分,后被云南师范大学录取。我们那一届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有考取复旦同济的。

          吃过散伙饭后,高中同学就各自分散了,现在都不联系了。

    高中同学照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小学与中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pg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