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为何解读张国荣——重拾光辉,抗衡今朝之纷乱

作者: 暮色染华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3:09 被阅读161次

    1.

    2009年,香港知名诗人、文化评论家洛枫出了一部《张国荣·禁色的蝴蝶》。如今市面上拿"张国荣"做噱头的书目,圈钱颇多 ,这些书的作者仅仅只是看过几部电影,便"三分写实,七分虚构"地牵强附会。洛枫曾和张国荣打过交道,同为香港人的身份以及一起的工作经历使她对张国荣比许多人有更为深刻的了解。通过理论化的叙述文字,在这本书里,洛枫将“张国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解读,对这位艺术家毕生的心血进行梳理钻研,实在是难能可贵。

    志摩千岁是张国荣的摄影师,挚友之下路人之上的身份,使得她能从平常人角度捕捉生活中张国荣。2007年,志摩千岁写了一本《张国荣的时光》,由于她是日本人,字里行间总带有一定的日式清新的笔调,不同于娱乐八卦文字的嚣张跋扈,反而温馨自然。简单的文字也偶尔记录下一些动人的瞬间。这本书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张国荣也和舞台上、访谈中一样地活泼好动。也就难怪张曼玲等人回忆张国荣,都不停地用“真挚”、“真实”来形容他,张国荣恰恰就是这种非明星团队包装出随性亲切惹人生爱。

    斯人已去,张国荣无法像当今明星一样,参与时下热播的访谈节目或新闻报道,或开通新浪微博通过现实中的本人与观众互动,从而更好地让观众了解明星本色(也可能是团队包装下的明星人设),从而获得人气。绝大部分当今人也不会去看张国荣当年的访谈节目。因此如今大众了解到的他只不过是流连于音乐中、电影中纯粹艺术化的姿态。于是乎天性活泼好动的张国荣竟变得虚拟、陌生起来了。

    荣迷内部研究张国荣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是内部交流,外部鲜为人知。我曾把张国荣一张诙谐的生活照片给一个非荣迷朋友看,对方一脸的陌生,根本没认出这是张国荣——如今大多数非荣迷眼中的张国荣,俨然被时光消磨得只剩下一张严肃而又冰冷的遗照。

    这些年来很多荣迷在反思:为何每年四月一日大量营销号魂兮归来地纪念他的死亡?为何百度搜索张国荣,第一条永远是“张国荣为什么自杀”,第二条永远是“张国荣是不是同性恋”?

    不过我个人认为,“自杀”和“同性恋”包含着世人对张国荣的两大误解,所以荣迷应该认真地去解释,否则积非成是,歪曲了历史。但是一个毕生奉献无数精彩的艺术家,为何去世后沦落到只被人去挖掘私生活?为何一个生前被称为“活着的传奇”的文化偶像,逝世后被一些无知的喷子辱骂成“死后封神”?我们作为荣迷,是否该反思,我们通过自己,是否给世人传递出张国荣应该有的样子?

    2.

    几天前去看了张国荣的葬礼新闻,有好几个镜头尤其印象深刻,其中一个是黄霑念悼词时数度哽咽,最后悲嗟道:“如果你问我谁是中国文人笔下的‘翩翩浊世佳公子’,我会告诉你Leslie就是!”

    我以前以为英俊的人空有皮囊,以为善良的人只会懦弱,以为痞气的人只会作恶。因为他,我开始相信了一些以前从不相信的东西。

    张国荣是个极聪明的人,而非无知幼稚的傻白甜。在鱼龙混杂和人情大于原则的香港娱乐圈乃至中国社会,他能够一面和香港黑社会搞好关系,一面与中国官方保持亲近。他当年敢说真话,但是大方向上也绝不含糊。这是他的本领。中国社会中有才华的人不少,会搞关系的也是俯拾皆是,像他一样爬到至高位置,又能“一生无做坏事”甚至“鞠躬尽瘁”的人,已经不多了。

    另一个镜头是他去世那天晚上,荣迷们密密麻麻地围在他家门口,因为非典有的带着口罩,很多口罩都没戴,流着泪唱着他的歌。譬如下图一个男粉丝边唱《共同渡过》泪水不住地流的特写。 这个自发聚集的合唱,每一个荣迷的脸上,就像这个男士一样,脸上挂着不仅是悲痛,还有倔强———这个特写,映照着荣迷们共有不屈不挠的姿态。

    死亡能够瓦解人的一生辉煌,但倔强的荣迷们纷纷抗争着亡者宿命。当年的荣迷前辈们甚至反抗的还有03年到04年间艰难时期的非议、质疑乃至诽谤。这些年来,大家孜孜不倦地整理着张国荣的资料,重新梳理着他被无良媒体讹传的历史——张国荣去世后,与他有关的工作团队一一自动解散,而他也自始至今没有任何官方的公关公司、宣传团队,全都是靠着荣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用手指敲键盘一字一字地为他争取,才会让原本不了解他的人,甚至误解他的人认识他,进而敬服他。

    当然也因为张国荣本人有足够魅力,酒香不惧巷深,时间洗礼一切。在拜金化的今朝社会,那种光明和磊落的理想化人格更加难能可贵。而当年沿路为张国荣的灵车送行的7万荣迷,该在的一直都在。倔强的我们通过一代代的挚爱和长情延续着他的美丽,抗衡着他被时代洪流淹没的悲剧。时光匆匆,转眼近十四年,不少荣迷前辈,当年比他小十来岁,如今都比他大。 岁月飞逝,沧海桑田,唯独此爱爱未老。

    3.

    明星研究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了体系,在中国才逐渐起步。明星研究不单纯是偶像崇拜,还有对流行文化的反思和展望。文化本身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不说千余年前的盛唐文化,就说十几年前香港的流行文化,那种独特的形态曾惊艳整个亚洲,甚至波及全球,本来就是个奇迹。而我相信,用一个张国荣,足以牵出整个香港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也可以勾勒出未来华语文化发展的蓝图。

    我从小性格过于务实。读大学前本坚决不愿读中文,奈何阴差阳错还是学了中文。大一以来,我做每一步都在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来就业,大学以来刻苦练习写文章,首要原因是听说好文笔能够混口好饭吃。然而迷上张国荣先生后,我好像变得务虚起来了,我收集有关他的影音资料,不是为了未来生计,而是坚持着一种感性的东西。因为即便他在镜头里生机盎然,但我和视频中的他永远隔着一块玻璃,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

    但是即使触不可及,我们也在坚持。张国荣的去世,成为了香港流行文化衰落的一个标志,如今韩国文化驰骋亚洲,我身边或跟风的或自发的都是哈韩族,满嘴里念着“思密达”。我偶尔也会看一些高质量的韩剧和韩国电影,或者为了熟人间的交际,或者纯粹个人兴趣。通过一些文章也了解到韩国娱乐工业的成熟和完善。但是我对韩国文化没有很深的情感,甚至认为部分国人对着韩国无下限地膜拜,丧失了文化自信。我生活在韩流横行的当今时代,却怀念着几十年前黄霑、顾嘉辉、许冠杰等人努力地革新粤语音乐,使之取代曾在香港大行其道的英文歌曲和日文歌曲的丰功伟绩。

    这些年来,一方面来中国文化行业对日韩以及其他国家的综艺进行山寨,变得不伦不类;另一方面中国观众们通过赞美外国电影外国演员外国音乐来抨击中国相关产业 。 我朋友圈中有从事影视工作的,偶尔看他们在朋友圈中怒斥电影行业中资本当道,处处安插关系户而挤走实干家。有的演员亲自上阵常常受伤而不为人知;有的明星远景用替身,近景用仿生机械,却大言不惭地把自己吹嘘成一个劳模。我们抚今之纷乱,追昔之繁华,不得不感叹,历史是不是在退步?!

    文化产业的乱象,中国社会普遍乱象的一个缩影。在暗无天日的现实中,即便我们个人没有力挽狂澜的魄力,但是我们一群人可以凝聚起来,靠着那份靠着那份向善的执念,往小了说是记挂张国荣的人格魅力,见贤思齐;往大了说是对包括侯孝贤、徐克、姜文、娄烨、等一批优秀导演,李雪健、葛优、张曼玉、梁家辉等一批优秀演员的致敬。崇尚经典、抵制媚俗,推动着华语文化的繁荣。

    曾看到一个叫宇秩的荣迷在贴吧发表的一段话:“娱乐至上的时代,是不是我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趋势和文艺体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次新文艺运动,究竟是文艺的概念被消解成了碎片,还是我们没有试图在现代结构里挖掘新的理念……我对现在的很多东西是持有偏见的,我承认这一点,所以我尽量避免去评论一些事情。比如我很不喜欢张嘉佳,对畅销书嗤之以鼻……这些都可能使我错过一些好东西。我对过去很执念,但我不认为我神化了过去……张生应该产生一种正向的推动力。小了说,是呼唤一下香港音乐,往大了说,是呼唤新时代文艺崛起……”

    更何况一切的文艺活动本质上都是务虚的,这种务虚是不甘谄媚,是对拜金化、功利化的后工业社会的反抗,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它潜移默化地洗涤人的灵魂,进而升华一个民族的气质。虽曰务虚,实则正是抵制虚无。 所以,我们所做的,也许就像黄伟文一文中所说:生于乱世,有一种责任。也许事关缝合历史的缝隙,事关文艺复兴。

    注:

    这属于本人的原创文章,欢迎分享,禁止擅自转载。

    原文发布于 知乎专栏:以一个张国荣牵出整个华语文化——以张国荣为轴心,探讨艺术本质,解读名人百态,反思偶像文化 致力优质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Lesclutur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4a5e1acd42ba: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它潜移默化地洗涤人的灵魂,进而升华一个民族的气质。虽曰务虚,实则正是抵制虚无。 共勉!

      本文标题:【绪论】为何解读张国荣——重拾光辉,抗衡今朝之纷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r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