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散文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作者: 秋月入怀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00:16 被阅读110次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到泰国来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清洁能源基地项目紧邻一大片橡胶林,听当地的居民讲,割胶的旺季,千树万树集中割胶的景象十分壮观。但今年的雨水特别的多,昨天夜晚还下了一场大雨。所以那壮观的景象还没有出现。好在雨季很快就要过去了,10月以后,整个泰国就将进入割胶的旺季。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不经意间,我闯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一片片雨雾弥漫,一颗颗参天的橡胶树,高耸入云,浓浓的绿意盎然升起,午后的阳光蓦然间从树缝之间穿插而入,筛在一块块浅浅的草丛之上,莹碧生辉。橡胶树林是静美的,呈现出生命伟大的力量。给我们一种神秘、一份美丽、一个惊叹。我们的视野因为橡胶密林而变得柔美,我们的呼吸因为林木葱郁而轻声歌唱。近乎原生态环境下的林园气象、树深林密飘逸的壮美景观、滴水叶尖凝聚的蝶恋花舞……人已完全被诗化而陷入浪漫之中。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然而现实是:割胶的季节里,每天清晨五点钟左右,割胶工人便头顶胶灯,身背胶篓,带着三棱形刀口的胶刀走进橡胶林里割胶;

    上午九点钟左右,大多数胶工即可割胶完毕,任由橡胶树自己流淌胶乳;

    中午十一点钟左右,割胶工人回收胶乳,并用胶桶将胶乳挑回来,然后有专人用带有铝罐子的运胶车将胶乳运到橡胶加工厂。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走进橡胶林里仔细看一看,原来,割胶和收胶是这样的:在橡胶树身约一米高的位置用胶刀割开一条与树身平行、与地面垂直的割口,叫垂线,再以垂线为基点,环绕树身斜向上或斜向下割出一条斜线,约为树干横截面周长的二分之一,叫割线,多条割线合称割面。这样,胶乳就会沿着割线流下来。在割线的末尾处钉得有一条长约十公分,宽约三公分的铝制凹槽,叫胶舌。在胶舌的下方有一根平放着的绕成“8”字形的铁丝,但这个“8”字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开口,钉在树身上,小的一头上放着一个小瓷碗,这根铁丝叫胶架,这个小瓷碗一般称作胶杯。这样,胶乳就会顺着胶舌流到胶杯里。

    因为胶乳粘性较强,所以收胶时,割胶工人还会用一个有木柄的半圆形塑料片(也叫胶刮子)在胶杯里刮一下,这样胶乳才会收得干净,不浪费。其实,割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割胶时,割胶工人的手、眼、脚必须互相配合得十分协调,手要有节奏轻重适度地推进胶刀,脚要随之跟进,眼要盯准割线,而且胶刀割进橡胶树皮的深度必须把握得相当准确,如太深,会伤到树干,如太浅,则胶乳不会流出来,或流出来的很少,经验丰富的割胶工人往往能把握住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粗细的深度。胶乳送到橡胶加工厂后,经过滤、凝固、硬化、压片、切片、烘烤、粉碎等工序加工,就可得到橡胶初级产品烟胶或颗粒胶。

    2010年的时候,割胶的收入最高曾经到过280泰铢一公斤,那时候大胶园主的生活跟中国的煤老板一样,富得流油。油然想起上世纪初不少中国人纷纷下南洋,很多在印尼、马来和泰国种植橡胶林而风生水起……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而橡胶树的故事是凄美的:橡胶树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原产于亚马逊森林,在橡胶的史前时期,只有南美的印第安人对其进行简单的开采和利用。最初的时候,橡胶可能是被当作财富或极其珍贵的物品使用。公元前500年左右,墨西哥特瓦坎一带因生产橡胶而形成了一个橡胶之国—奥尔麦克王国。在一幅6世纪的壁画上,画有阿兹特克人向部落首领进贡生胶的情景。橡胶可能还被用于一些重要的仪式上,一位西班牙人在他所著的书中提到,在阿兹特克人的首领蒙提祖马二世举行的仪式上,他的子民跟随歌曲的拍子舞动黑色的胶球。 南美印第安人称橡胶树为“会哭泣的树”,只要小心切开树皮,乳白色的胶汁就会缓缓流出。

    1873年橡胶树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1904年在中国开始引种。先后引进到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平地、台地或山丘栽培。

    从此,年复一年,橡胶树在世界各地重复上演着它被“割腰流泪”的故事,同时它为人们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

    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徜徉在泰国的橡胶林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u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