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工业革命以来,资本家对劳工的剥削就没有停止过。还好,多亏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以及随后遍及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让大资本家在最近这几十年收敛了不少。今天就来聊聊,在新西兰我们公司是怎么「剥削」我们的。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说过,肥胖已经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我们公司在让我们变胖这件事上,仍是不遗余力。公司专门有一个房间是厨房。厨房里冰箱常年塞满各式牛奶、碳酸饮料,不限量供应。厨房桌子上的果篮里,塞满了当季新鲜的水果,供人自取。全自动咖啡机旁边是各类冲调类饮品,咖啡喝腻了,来一杯热牛奶冲调的巧克力,也是满满的罪恶感。
周五的下午属于周末。4点左右,伴随一句「披萨来了」,人们慢慢放下手头的工作,涌向大会议室。路过厨房,开一瓶啤酒(周五福利),来到会议室。一边吃披萨喝啤酒,一边和其他同事天南地北的聊。
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来一个新人,都要给他或她一个蛋糕。随后人们轮流去打招呼、自我介绍,作为交换获赠一块蛋糕。蛋糕都很甜很好吃,动辄巧克力或芝士口味,再配上一杯咖啡,总是让人意犹未尽。随着公司日益壮大,一连吃几天的蛋糕也是常有的。
除此之外,公司还会找各种机会填饱我们的肚子。有时是为了庆祝一个什么节日,有时是惜别一个老同事,有时是迎接一个新生命,甚至有时不为什么,只是单纯的想聚在一起吃点东西乐呵乐呵。
每隔几个月,就举办一次大的会议,开发团队在一起做下一个季度的计划。一般会议都会选在附近的运动场地,比如足球场或网球场。这边的运动场地,常常会提供一些会议室供外界出租,会议室还会提供厨房或吧台供使用。会议大概从12点开到下午4点,然后就是两场比赛。一场是体育类竞技,就地取材,什么场地就是什么比赛。竞技水平不重要,大家开心就好。另一场是厨艺比拼,提前几天给定主题、自由组队,现场在1小时内进行创作,最后由评委打分决定名次。评委的人选不固定,有时是外面请的真厨师,有时是已经离职的前同事,也有时直接把领导家属叫来充数。还是那句话,大家开心就好。即使什么比赛也不参加,也大可仅仅随意享用吧台的饮品,等待品尝别人的手艺,吃吃喝喝一下午也就过去了。
每年还有多次特殊的聚会。有些小型的,多是一个下午下班后,一起去酒吧喝酒聊天。有时候也会去附近的餐厅,一边吃饭一边喝酒聊天。每年圣诞,则是一个年度的大趴。圣诞趴是一年中最嗨的聚会,每一年HR都绞尽脑汁选择主题。第一年是虚拟赌场,在海边的一个俱乐部里,布置好几个赌台,找来专业「庄荷」为大家发牌,每人进门发1000刀赌资,供你挥霍……毫无疑问,99%的人最后都是血本无归,开心就好。
第二年是城市挑战赛,类似《极速前进》(Amazing Race),几个人一个团队,在城市中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线索,根据线索找到任务,最终比赛谁先完成挑战。我们一起从CBD出发,海港、昆街、天空塔等绕着奥克兰市内景点做任务。比赛结束后,大家一起去海港旁的酒吧评奖,然后继续吃吃喝喝。
去年圣诞,公司租了一艘双层游艇,从奥克兰海港出发,在偏西部的「内海」中巡航。除了自助餐和酒吧外,还有几个船舱再次开设「赌局」,让我们过了一把赌船的瘾。临近结束,船上的DJ调调一转,甲板化身舞池,瞬间从一个IT公司聚会变成了夜店群魔乱舞。
除此之外,公司里的华人同事也会经常聚会。这里「华人」里有很多来自非中国本土的华裔,大家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文化差别,也是一桩乐事。
企业里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在国内很多企业看来都是可有可无。相比用这种「糖衣炮弹」,国内企业更要「务实」一些——直接给现金就好了。其实这也没错,理性的分析,「给我花钱」不如「给我钱花」 。可工作里绝不仅有理性,理性用来解决问题,感性是理性间的润滑剂。现代企业的成功,需要让三类人开心:股东、客户和员工。对应的三类指标,就是盈利、服务和文化。企业文化的建立,就是通过这些「有的没的」活动,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不过话说回来,企业文化也和大环境有关。东亚文化向内收敛,和西方大不同,同样的模式放到国内可能并适用。但不应·该放弃朝这个方向的努力,即使只下蛋,「鸡」也需要被爱和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