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招到合适的人才非常难。公司招team lead的广告放出去小半年,还没有招到。
客观上讲,作为太平洋南端的一个岛国,新西兰国土面积有限,人口也十分稀少。大城市不多,北岛的奥克兰,基本把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包揽了(也只有不到两百万而已,相当于国内的七八线城市),其他地方就更可想而知。因此,特定行业的企业数量就十分有限,对应的从业人员数量则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移民局也可以说是招工的一个瓶颈。由于最近几年新西兰净移民人数逐年递增,移民局不得不逐步收紧各类签证。2016年,移民局把申请技术移民的分数阈值从140分提高到了160分。同年,移民局又宣布暂停受理所有的父母团聚类移民。前几周我还看到移民局发布的最新的签证审批时长,技术移民类最长的审批时间超过了15个月。可虽然移民人数在增多,但分到专业方向上就又少了许多。
不过与之矛盾的一个事实是,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上一次公司招初级QA时,就收到了几百份简历,而最终只录取了4个人,如此悬殊的比例令人乍舌。同样一个行业,有的岗位无人可招,有的岗位竞争激励,究其原因,并不复杂。
在新西兰留学的国际学生,每年的学费是当地学生的好几倍,而且签证也限制他们打工补贴。持学生签证每周最多打工20小时。留学可以算作是新西兰的一个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消费和财政收入。这些学生毕业后,尽管可以拿到为期一年的开放工签,但这些外国学生在和本地人竞争中毫无优势。一旦签证过期,他们就不得不选择要么继续上学(消费),要么回到自己的国家。
另一方面,人才对于行业的供应,相对于行业的需求,大多时候是滞后的。企业释放需要人才的信号,会引来大量学生选择相关专业(初级人才)。而他们毕业后,短时间内企业并不需要他们。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去维护庞大的初级人员,并指导他们晋升;与之相反,他们更愿意功利地雇用现成的中高级员工,可以快速上手,解决问题。最终,就会产生这样矛盾的场景,一边是招人难,一边是找不到工作。
所以对于求职者,特别是在国内有技术移民意愿的求职者,要多考虑一下,自己在行业里是什么层次的人才?来到一个人人英语都比自己好的国家,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如果自己还没有优势,那就先安心在国内,把自己的优势建立起来,然后再考虑是否进行下一步(出国)。对于企业,如何弥补初级到高级之间的人才断层,也值得思考。简单粗暴的招聘中高级人才,而忽视对初级员工的培训、指导、提拔,长远来看是否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政府,最好也可以参与进来,如何帮助人才的金字塔向上流动?如何提供政策上的扶持?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