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太监,弃帖子是常有的事情,大概是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吧?再加上小扑街楼主没人搭理,慢慢的也就没了更新下去的动力。这是我某次写下的帖子,然后太监了……
现在只会写简单粗暴的标题,懒得动脑子……以前在天涯上写帖子想个名字都要很久,自己没文化,认字不多没办法!特佩服把标题写得脱俗的楼主,更羡慕的是她或者他做的美食,每天下班打开电脑先看一会儿美食版块,然后自己灰溜溜地去煮面或者熬粥。
吃货难免会走到去专门学做吃食儿这条不归路,我在问过几家蛋糕店以后,打消了下班去学的想法——人家根本不教,当时想的是花点钱也要去学,就这样人家也不答应。回过头去看,培训个裱花要好几千,学做个面包蛋糕也要花钱?我一直白漂(敏感字)啊!裱花是自学的,买了个厨师机,然后去原料商店买了一件裱花奶油,至于资料视频什么的,网上多到让人难取舍!
细想想,面包不就是一个外国馒头嘛!一个外国大妈,既要做饭还要带孩子,没准还要喂牛喂鸡什么的,哪有时间去做那么精细的吃食儿?至于蛋糕,不过是个休闲的小吃,就像点心,现在也就是吹吹西点,中点的魅力又有几个人了解过?
扯远了!接着回到我的学艺经历,没人教我啊!怎么办?我决定自己去学!岁数大没人要?没关系!我去超市烘焙课!就这样,我走上了吃货的进阶之不归路。
什么东西在外人看起来都很光鲜亮丽,可是真正去做才知道,远不是那样!烘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每天六点上工,八点以前小包要准时出好,然后就是一天一车到三车的吐司,没人买但还要做的法棍,好在蛋糕基本不要我操心,做蛋糕的姐姐要自己烤。至于在油锅前炸茶食麻花萨琪玛糖枣油布袋,搓麻花打月饼包八件揉面包……想学的话都要去做。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法棍的割包技巧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学会,至于为找到不干硬的法子做十几次酥皮试吃吃到满嘴酸水(真正意义的满嘴胃酸)为了学手法偷着拍下师傅的操作,为了记方子听打鸡蛋的声音……这些我都干过。
为了学搓麻花,我在网上找了一个中午,一帧一帧慢放到学会。学习从来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只有学会的瞬间才会感到一点点安慰,也只有那一点点安慰罢了!不过学习的过程很让人享受,你可以查找资料,也可以咨询师长,还能自己脑洞大开的去试验,哪怕吃到满嘴酸水。
一六年开始,有段时间我拼命压榨睡眠时间,记下了网上很多东西,那时候就觉得有些东西会消失,一七年常去的我爱蛋糕论坛被骇客攻击以至于关闭,一八年百度很多贴吧里的精品区被人删除。最让我心寒心痛的还是我爱蛋糕网!多好的论坛!再也去不了了!
人们都要吃饭,为了自己而去攻击他人很让人不齿!但某些人眼里只有钱,与境遇无关,就算这些人暴富以后他们还是穷的只剩钱了。
又扯远了……这些年去过很多家店,认识过很多师傅,认真教的有,但是不多!大部分都要自己去偷,没错!做点心,尤其是中式点心,技艺都是偷来的!蛋糕无非是分蛋,海绵,重油……面包也不过是甜面,吐司,欧包……还可以细分,还有很多我没接触的类型,但做法没什么太深的奥秘。中点真的不同,人们嫌弃中点主要是因为口味以及外观太土。单单一个熬糖仅北方就有挂霜,转化糖浆,糖耳朵的过蜜,狗奶子糖蘸……至于米花糖,龙须糖……这些更专业一些的做法我没接触过,不敢多嘴。
每个人做饭的口味不同,大都是因为对味道理解的程度不同,一个葱花,爆香到炒成焦黄,味道完全不一样。我不喜欢吃甜,这些年更是对甜食没想法,所以我会把方子全都改成咸甜或者干脆改成咸味,做出来的点心能接受的人不多,就算是糖耐量异常的母亲也只不过尝了几口,然后就不想再吃了,她认为点心就应该是甜的,咸蛋糕是邪恶的存在。
生活本来就是充满烟火气,它是一个标准粉面包,一块不加臭碱的桃酥,一碗自己做馅料的元宵……也可以是用T55费尽心思做的汤种吐司,一个翻糖蛋糕,又或者是一炉完美的马卡龙……就像文章的标题,可以像别人一样阳春白雪,也可以像我一样一把白面一把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