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后,商朝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五百多年。
记得以前上中学时,有一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历史题,至今还记忆犹新。
好像问题就是问:早商和晚商的分水岭是什么?
答案有: A.九世之乱 B.盘庚迁殷 C……D……
当时我还选错了,后来才知道正确答案应该是: B、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在商朝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早商和晚商这两个历史阶段的分水岭。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今殷墟遗址。
商朝从汤灭夏到盘庚迁都至殷这段时间一般称之为早商时期。
成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后,在内政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宽政,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用宽厚仁爱之心来治理民众。这些政策与夏桀的暴虐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民众都归附过来。
但不幸的是,成汤在位十二年就死了,成汤死后,在元老贤臣伊尹的辅佐下历经太丁、外丙、中壬(仲壬)、太甲、沃丁、小甲、 盘庚……等君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在这段时期里,商朝的都城频繁迁都:
第一次迁都:第十代君主商王仲丁在位期间,开始迁都,他将都城从亳迁徙到了嚣,嚣大概在如今的河南郑州附近。
第二次迁都:第十二任君主河亶甲统治时期,又将都城从嚣迁徙到了相。相指的是如今的河南安阳境内。
第三次迁都:第十三任君主祖乙将都城从相,迁徙到了耿。耿就是如今的山西河津。
第四次迁都:还是第十三任君主祖乙,迁都到耿的第二年,又把都城迁徙到了庇。庇就是现在的山东郓城北、范县东南一带。
第五次迁都:第十七位君主南庚在位期间,将都城从庇迁徙到了奄。奄指的是山东曲阜。
第六次迁都:第十九任君主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将都城从奄迁徙到了北蒙,也就是殷。
自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邢(今邢台市)、南庚“自邢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殷”,一直到盘庚迁都后,这商朝的都城才算稳定了下来。
可以说,盘庚迁都对于商朝的巩固和发展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也为之后武丁盛世的到来做了铺垫,盘庚也因此被称为“中兴之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