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先保全自己,再救人——读《论语》118

先保全自己,再救人——读《论语》118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4-03-11 17:13 被阅读0次

    宰我问曰:“仁者,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子?”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请教孔子说:“一个仁者,假使有人告诉他‘井里掉进一个人’,他会马上跟着跳下去救人吗?”孔子说:“他怎么可能连想都不想就那样做呢?一个君子,在觉得自己该舍身的时候一定会义无反顾的,但绝不可能被这种不合情理的事情陷害。你可以利用君子的善良欺骗他,但是不能用如此荒唐的事情耍弄他。”

    其他解释:宰我问道:“追求仁德的人,假如有人告诉他说:‘仁德在井里面。’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宰我有点儿狡猾,也很会讲话,他设计了一个很夸张的情景:作为一个仁者,当有人告诉他,有人掉进了前面的井里,他会不会马上就下井去救人呢?言外之意是:如果他不救,是不是就代表他没有爱心?对于这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比较坚决:“何为其然也?”也就是说,作为仁者,怎么会什么都不考虑就那样做呢?爱心和迂腐绝对是两回事,孔子从不主张一味地去做好人,而是强调行仁要有智慧,“仁”的境界比“智”要高。所以,不能因为没有马上下井去救人,就说这个人没有爱心。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一个君子,在他认为应该义无反顾的时候,他绝对会行动,但是不可以设计如此不合情理的情景去试探。因为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可以因为善良被欺骗,但是不可以用这样不合情理的假设来欺骗。孟子也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事欺骗他,不能用违背原则的事来蒙骗他。

    君子为人刚正,常常会被一些不是很纯正的人欺骗,但是“不可罔也”,“罔”就是不合于道,君子对于不合于道的事是坚决不为的。“陷”,就是陷阱、机关,“可逝也”,该去的自然会去,君子不可能自投罗网,让自己陷于难堪的处境中。

    当然,偶尔受点儿小骗无所谓,人这一辈子,多多少少被骗过,影响不大,起码能看清某些事和某些人。可见,完全不合乎礼、不合乎道的事情,仁者是不会去做的。真正的仁者不愚昧,遇事会有自己的判断。换句话说,做好人、行善事,要有智慧,头脑要保持清醒。如果遇事看不透,被人设下局一激,就很容易被别人操纵利用,这样的人当然不配称为仁者。

    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山上着火了,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山救火,你就不要宣传那上山救火牺牲的孩子是英雄。不要让大家学习他,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山上着火了,让消防员叔叔来,小孩子不要上去。整座山烧光了,也没有你的生命重要。

    有同学落水了,你也不要跳下去救,看看周围有没有竹竿可以拉他,没有,就去喊大人。若有孩子跳下水救同学牺牲了,不可宣传他是英雄,误导其他孩子效仿,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因为盲目的救援再失去一个。

    这样的愚弄,到今天还余毒不清,人们还在歌颂舍己救人的事。说有人落水,便骂路人见死不救。若有人下去救,一个小伙伴落水,几个一起下去救,结果本来淹死一个的,淹死了五个!这样的悲剧还少吗?

    我们坐飞机,每次安全讲解,说氧气面罩降下的时候,如果身边带着孩子,一定是先给自己戴上,再给孩子戴。因为如果你先管孩子,还没给他弄好,自己昏迷了,他也完了。或者跟他弄好了,没来得及弄自己的,他可帮不了你。孔子的思想很明确:先保全自己,再救人。就算你自己的亲生儿子遇到危险,也是一样。因为你都保全不了自己,你怎么救他呢?

    如果是仁德在井里,这一问题也够刁钻了,意思是说:“老师,你整天唠唠叨叨地要我们追求仁德,而社会现实之中哪有什么仁德呢?难道那仁德在井眼里面,你也要我们跟着跳下去吗?”

    这一次老师没有发脾气,也没有理会他刁钻,他的钻牛角尖,而是反话正听,并从正面回答了他的问题:“那怎么会呢?作为一个君子,他又不是傻瓜蛋,他可以被摧折,可以杀身成仁,为真 理而牺牲,但绝不会被陷害,不会被你这样荒唐的说法而引诱去跳井。另一方面,你可以欺骗他,但你必须有合乎情理的说法,而不可能用你这种不合情理的荒唐话去愚弄他。”

    如此说来,要欺骗一个君子,你一定得准备一套合乎情理的说法。反过来说,既然你已经知道要欺骗一个君子就一定会有一套合乎情理的说法,那么,如果你是一个君子,你不也就会对那些看起来合乎情理的说法多一个心眼呢。

    今天学习了先保全自己,再救人。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保全自己,再救人——读《论语》1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bj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