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睡前故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文学八卦史之秦德君与茅盾: 幻灭之感,如日月之蚀

文学八卦史之秦德君与茅盾: 幻灭之感,如日月之蚀

作者: 2108b5f3e18b | 来源:发表于2016-07-26 14:47 被阅读163次

文/阿蒙那

       大文豪茅盾先生著作颇多,著名的《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家喻户晓,但茅盾本人最钟爱而难于说出口的,却是其1930年前写的一系列革命罗曼蒂克感的“女性小说”(幻灭三部曲)。而这些大革命时期的女性,多有人物原型,比如众所周知的胡兰畦。

      提到胡兰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自行度娘),必然不得不提她的闺中密友秦德君。可以这么说,生命中没有茅盾的秦德君,秦德君不失为一段民国历史女性传奇;而生命中没有秦德君的茅盾,可能便如折其一翼。 

      秦德君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在其自传《火凤凰》一书中,自我认可的绝对自信,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力透纸背,倒也不失湖湘女性天然的磊落大气。 

      相比秦德君,与大文豪的茅盾先生的光辉形象相反,在其自传中却被描写成了一个秀气温润、调皮而孩子气的江南小男人形象。1928年7月的初次见面,源于同坐船去日本,化名徐先生的茅盾帮23岁的秦德君购买日人小商轮船票。茅盾穿着“绸料长袍”,身形瘦小(秦德君本人是个高挑身材的女子),“手里拿着把黑折扇”,要命的是还洒了香水,典型的南方男人的讲究与体面。

                                                                     茅盾与秦德君

        而在轮船上,一见钟情二见倾心的两位才子佳人就在船舷忘情玩起了抛名片的小游戏。茅盾先生在东京,喜欢到“银座夜市地摊购买英文版北欧神话书籍”,并称秦德君为他文艺上的“北欧女神”,也就在那个时候,茅盾开始了《虹》《蚀》等小说的创作。这里有个细节,秦君在自传里说,这些小说的创作尤其《蚀》的书名之来源,源自秦君随口一句“幻灭之感,如日月之蚀”而取,并且小说经秦君帮忙构思、讲故事甚至一起共同修改、执笔等。而在茅盾的一本传记中,以上情节全无,就连“秦德君”这名字也是能不提就不提的,令人唏嘘。作为一名八卦探寻者,恐怕秦沈二人真正微妙的关系,恰恰可从秦君自传文中觅得蛛丝。

       在日本,茅盾和秦德君游京都,会友人(杨贤江)等,去敦贺、海参崴、莫斯科,不亦乐乎,典型的文人才子浪漫爱情生活。甚至在秦君放学后(上某专修学校),茅盾先生都帮着佳人提书包,两人坐上东京惝恍的电车,手拉手走出校门,一起吃饭,下午常常看些英文电影,因为茅盾先生本人英文相当好,早年最早第一份工作便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啊,他当时的顶头上司便是高梦旦高君,高君并不精通英文,英文水平还不如茅盾。

        而同期在日本的一帮卖文度日(千字4元)的文友过着今宵有酒今宵醉的青春岁月,一收到稿费,他们便集体出游,或郊外赏樱、或岗山摘红叶,或看宝冢歌舞,惬意万分。而且在1929年,在神户期间,经秦德君介绍,茅盾认识了日后掀起现代文坛震动的胡风。 

        1930年,二人退掉了他们在高原町每月6元的同居住所,随一批流亡京都的红色青年回到上海(同时,秦德君去茅盾熟识的日人医院福民医院打胎)。回到上海,茅盾很快解决了生计问题,获得一大笔翻译收入500元(给开明书店翻译10万字),但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夹在原配孔德沚和秦德君之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深情款款的文豪对秦德君做出承诺订立了四年之期。可惜,男人的一个回环拖沓却让一个女人怨愤一辈子。 
      
        没有误解,没有鱼书不达,自此一别,文学史上又一段曾经山盟海誓轰轰烈烈的爱情瞬间灰飞烟灭。
  
        此去经年,在为数不多的相遇时光里,一个早已装作不识,不理,一个在远处遥望,凝神。 

         就在这段爱情随风而逝的时候,笔者不小心读到茅盾内战期间在香港写的一本小说《腐蚀》,小说用了书信体,第一人称视角,写了一个甘于堕落的女性成为特工的故事,这个女性聪明美丽,玩弄男性便于工作,隐约看到同样传奇出生入死参加谍战工作的秦德君的影子,唏嘘不已。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尊重知识产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请勿修改标题和内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八卦史之秦德君与茅盾: 幻灭之感,如日月之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bn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