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犀武败

作者: 眉间山川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12:08 被阅读35次
战国策―犀武败

原文

        犀武败,周使周足之秦。或谓周足曰:“何不谓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恶。主君之臣,又秦重而欲相者,且恶臣于秦,而臣为不能使矣。臣愿免而行,君因相之,彼得相,不恶周于秦矣。’君重秦,故使相往,行而免,是轻秦也,公必不免。公言是而行,交善于秦,是公之成事也;交恶于秦,不善于公且诛矣。”

这个世上有太多此文说客式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恶意地去揣摩他人的心理。

伊阙之战败了,在战国时期打败仗不是很正常吗,秦国也吃过败仗,败了就该有个败了的样子。

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于担当,人生在世谁还没个失败的时候,承担责任,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国家也一样啊,你败了,带着足够的诚意去秦国道歉,只要不是灭国,该赔偿赔偿啊,耍这些小聪明。

此位说客对周足讲了一些话,大意就是先将周君一军。他让周足对周君这样说:我出使秦国,那么周、秦必交恶。咱们周臣中有人和秦的关系很好,他想当相国,肯定会对秦说我的坏话,所以我就不能出使秦国了。但我又愿意免职而去,君王可以任命那个人为相国,他当了相国,就不会再在周、秦关系上说坏话了。

然后他又对周足说:君王重视秦国,才会让相国您去出使,如果免掉您的话,就是轻视秦国,所以肯定不会免掉您。您就照我说的这样说这样办,周、秦关系合好的话就是您的功劳;周、秦关系恶化的话自有人背黑锅,没您啥事。

说客说的关键在于这么个人:和秦交好,还想当相国。

如果真有这么个人,那这就是发国难财,国家有难,却借机弄个相国当,再者你和秦国交好,前提得是你要给秦国好处啊,没好处谁和你交好,那可是秦国,在别人眼里,一个西周的相国算哪根葱?

如果没有这么个人,那这个说客就是故意来坑周足的,周足真用这套话忽悠周君不得挨揍?

所以说这个说客就是个哈儿,当然周足也应该不会听他的。

忽悠人也是个技术活啊,忽悠不到点子上有毛线用,那些说客都是提前各种分析,各种算计,说词只是算计之后的结果而已。

相关文章

  • 战国策―犀武败

    【原文】 犀武败,周使周足之秦。或谓周足曰:“何不谓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恶。主君之臣,又秦重而欲...

  • 战国策―犀武败于伊阙

    【原文】 犀武败于伊阙,周君之魏求救,魏王以上党之急辞之。周君反,见 梁囿而乐之也。綦毋恢谓周君曰:“温囿...

  • 战国策―秦败魏将犀武于伊阙

    【原文】 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进兵而攻周。为周最谓李兑曰:“君不如禁秦之攻周。赵之上计莫如令秦、魏复战。...

  • 西周策:犀武败于伊阙

    本篇不是说犀武是如何打了败仗,而是因为犀武打了败仗导致了本篇故事的发生。 公元前293年,当时的秦王是秦昭襄王嬴稷...

  • 战国策中暗示犀首公孙衍是韩国贵族的若干弱证据

    战国策中暗示犀首公孙衍是韩国贵族的若干弱证据 公孙衍是韩国公族,他爹可能韩国公子某,字子犀,所以公孙衍就是犀氏,名...

  • 战国策―苏厉谓周君曰

    【原文】 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

  • 战国策|苏厉谓周君|成功时的为人之道

    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 苏厉告诉西周国君说:打败韩国、魏国,杀死(魏国...

  • 苏厉谓周君(读战国策西周策片段有感)

    原文 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二八)

    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

  • 战国策—犀首伐黄

    【原文】犀首伐黄,过卫,使人谓卫君曰:“弊邑之师过大国之郊,曾无一介之使以存之乎?敢请其罪。今黄城将下矣,已将移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策―犀武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bu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