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重庆大学生隐居深山两年,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看小说,每天靠啃面包、喝山泉水度日。
题目并不是为了吸眼球故意写的那么夸张,事实也确实如此。
34岁的张某曾是重庆大学学生,因入学后沉迷小说,大学时多门成绩不达标,与张父冲突后肄业退学,直到近日才在山中废弃的小屋内被警察发现,最终与亲人相见。
从他早年的发展看,张某并不是自甘堕落、毫无主见之人。高中时,张某时曾经两次复读,最终考入了重庆大学。
有的人受得了学习的苦,但受不了生活的苦;有的人受得了生活的苦,却受不了上学的苦。

02.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大学室友,涛哥。
涛哥曾经也是我们系的传说!
大一上学期挂六个学分,班级倒数第一;下学期挂4.5学分,还是倒数第一。
但涛哥人心态好,只要能看小说、有网络,偶尔再有一顿回锅肉盖饭,那生活就更美了!
大四开始,涛哥开始考研!炎炎夏日,涛哥总是宿舍第一个到起床,来图书馆占座,摊开一本单词书,然后,开始拿出手机看小说。
每次在远处看到涛哥摆着一个姿势、目光灼灼地盯着一块小区域,我就差点感动了。
最终,涛哥考研没过国家线,同时由于考研,也“耽搁”了找工作。
毕业后,涛哥在校外租了房子,准备二战考研。后来听和他一起复习的小伙伴讲,涛哥还像往常一样,去自习室看小说...
再后来,涛哥又进行了三战...
有的人不停的奔跑,只是为了逃避现实。
03.
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沉浸于某些事情不能自拔,例如学习、某些冷门领域;也或者是将自己幻想在某种虚拟的世界里,靠幻想度日。
可惜,他们忘记了生命的实质就是为生活服务。
生命的实质又是什么?
就是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该掌握生存的技能就必须转变,在特定的年龄干特定的事情。
04.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停的转变角色:学生、儿子、丈夫等等,承担着不一样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小富即安即可,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其实也是很好的选择。
原本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所以才会好好学习。当学生向从业技术人员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如果始终还是学习,而不想着将相应的知识转换成应用于生活的技能,那么曾经的学霸也会变得不可控,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过来,最终的结局往往比较悲惨。
同样的,如果俩人婚后的角色不能及时转变,还像单身时那样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赡养老人、哺育子女,那么总有一天,婚姻也会分崩离析。
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规划,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出发了很久,不仅要奔跑,还要记得出发时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