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其言,观其“型”,第一印象的影响有多大?原创 2018-03-

听其言,观其“型”,第一印象的影响有多大?原创 2018-03-

作者: 荷荷花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20:52 被阅读0次

    以貌取人这个社会现象,以前有,现在有,未来也一定会有,我们的外在虽然不完全是内涵的体现,也往往透露了许多信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论语·公冶长》有云:“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中,就有型,我们总要先看到一个人的外型,才会进而看到他的言行,所以观其“型”,是知人识人的第一步。

    唐代时,选拔人才以“身、言、书、判”为标准。“身”,就是人要长得标致,身方端正是最好面相,可见真正能够识人或知人并非易事。正所谓“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

    加州柏克莱大学心理学教授亚伯特·马布蓝(Albert Mebrabian)提出著名的「7:38: 55定律」,指出人们在看待他人时,有55%的印象分数来自外型,38%会受到说话语调与表达方式影响,至于对方究竟说了哪些实质内容,只占印象分数的7%。

    曾国藩的日记中对观人这样记载的: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有的人就是一出场把所有的人都带动起来,他的气质是如此出众。

    有一回年轻的李鸿章参加老师曾国藩的宴会,贵州黎平知府胡林翼恰逢其会,李鸿章服饰得体、言谈举止中表露出独到见解,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后便给老友曾国藩写信说:“少荃如论骨法必大阔,才力又宏远,择福将而使之,亦大勋之助也。”曾国藩觉得很有道理,更是刻意对李鸿章多加锻炼培养,后来李鸿章果然不负所望,成为清朝中兴之臣。

    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传说中的“陈抟老祖”,在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心相篇》言道:“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可见人的外在形象其实是内心状况的体现,有眼力的人看一个人的外在就可以判定他未来的发展。

    假如,你已经成为一个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识人高手,一定会给予这几条建议:不因其言而废其人、不因其人而废其言、知人不评人、观过而知仁。

    这里有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招聘故事:

    某机场建筑工程部要招1个员工,但国企的优厚待遇吸引来应聘者竟然高达183人,其中有研究生学历而且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就有5、6人,有背景关系的也不乏其人。经过几次面试筛选,出人意料的竟是一个还需半年才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成功入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是机场老总和人力资源部在面试过程设了几个埋伏,故意叫人把楼道的消防灭火器弄倒,在面试房间的走廊堆上垃圾,在应聘者坐的椅角丢张空白纸张,结果只有这位身着整洁朴素服饰、从小有着国学书香门风熏陶的大学生小伙子做的最好。他不顾面试迟到把消防灭火器归位、扫净垃圾、捡起椅角纸张收好,然后彬彬有礼的鞠躬坐下回答问题,给老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机场是特别重视安全和卫生的单位,每个细节都非常重要。工作一年后小小伙子果然不负所望做事井井有条,被提拔为部门副经理。

    学而思

    结语

    习惯是从小培养做起的,人人都习惯于听其言而观其“型”,总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人,也是人生中的常胜将军。大家有没有注重过修饰外在呢?

    生活中我们固然要善于修饰仪容仪表,也要穿上符合我们自身的气质、身份的得体衣装,让人觉得整齐庄重,也是礼的一部分,常礼举要上说: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什么是最好的外型呢?华美的衣装固然养眼,可是最打动人的还是整齐、洁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其言,观其“型”,第一印象的影响有多大?原创 20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eg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