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的阶梯:如何打破追求完美的执念?

成长的阶梯:如何打破追求完美的执念?

作者: 子玉stepup | 来源:发表于2023-07-27 23:11 被阅读0次

知乎曾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曾经为得了一个“良好”或者是止步于第二名而哭泣,那么很有可能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是指一个人追求完美无瑕,在过程中不断给自己设定高的标准,同时伴随着批判性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担忧。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上,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拥有这种特质的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是以高标准去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好。即便很出色了,还是会对自己不满意。长久下去,就会陷入过度地纠结、焦虑中。

完美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很多时候,我们被完美主义束缚了手脚,哪怕是准备得很充分了,依然觉得不够好,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

第一方面,原生家庭的影响。

因为在完美主义者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从小就对他们要求高。如果有一点做不好,就会被批评,甚至语言冷暴力;还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结果,却忽略了他们内在的感受。

所以,孩子们长大后只能不断要求自己变“完美”,因为内在的小孩非常渴望能被看见、被爱和被支持,害怕一旦停下就会被批评或者抛弃。同时,这样失衡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被他们带到工作中,就会吹毛求疵,在细节上反复斟酌,却忽略了主次轻重。

第二方面,自我怀疑。

完美主义者会拿从小接受的教育观念为标准来审视自己,当发现自己不符合这一准则的时候,就会产生疑惑。而最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人,往往是小时候很乖、成绩很好、父母口中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塑造出来的“完美小孩”几乎是为了迎合外界的评价,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但长期压抑真实的自我,会让这些完美小孩在长大后,出现无法正确面对挫败的表现。打个比方,你所在的工作团队,当其他的同事更出色时,自然会受到上司的表扬。那这个时候,习惯性得到称赞的你会感觉到很失落,会在内心不断纠结,为什么自己不是被表扬的那个,脑海中就不断闪过“从小到大,我就没有输过”的想法。这种完美主义只会让人变得偏执。

可见,完美主义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它带给我们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只有从源头认识到问题所在,我们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如何打破完美的执念,接受真实的自己?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要接纳真实的自己,承认它所有丑陋、青涩的部分,坦率地活着。” 其实又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呢?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少些内耗跟焦虑,才能真正地学会享受人生。这四个秘诀帮你破除完美主义:

第一,允许自己有犯错的机会。

错误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契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洞察到自身的弱点,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内心的感受,体验活在当下的感觉。

第二,学会轻重缓急,学会取舍。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无法全部完成,更不可能每件事都完成得完美。

第三,学着打破黑白的界限。

完美主义者常常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标准去判断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非黑即白”。一旦顾虑的方面太多,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条条框框,这样反而会阻碍你前行的步伐。

尝试打破内心顽固的标准,抛弃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模式,可以试着先完成再完美。

第四,学会奖励自己、表扬自己。

这是我们的人生功课,表扬自己意味着自我肯定,你就会不断地去强化、凸显和反复确认自我力量,感受到存在和重要,从而提升价值感。

只有学着给内心松绑,你才会摈弃完美主义,适当降低自我要求,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毕竟,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只有跳出完美主义的禁锢,你才会敞开心扉去拥抱变化,重新认识崭新的自我,这样的改变才有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的阶梯:如何打破追求完美的执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er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