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万事开头难,好在,即便再难,转眼到2007年9月,伴随着高校开学,陈琼的大学生活总算开始了。
但在正式讲述陈琼的大学生活之前,在这里,还要一件事需要交代。
想要上大学,除了分数线过线之外,还需要什么?
一个字,钱。
很多很多的钱,至少对彼时陈琼的家庭状况来说,8000块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在这里,可能很多人就要说了,8000块钱也不算什么呀,还不及我一个月的工资呢,或者还不及我的一个手机贵呢?
可是时间倒回到15年前,那会的8000块钱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什么概念?
据查,2006年湖北省农民年均收入是3400元,这是全省的平均水平。而地处贫困地区的陈琼家,年收入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再来看看那会儿物价,最直观的例子是,那时的一碗面5毛钱,那时的一根冰棍1毛钱。
如此对比,8000块钱对陈琼来说,确实是很大很大的一笔钱。
不仅如此,陈琼还有兄弟姐妹,父母的两双手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着实不易。
如果说过了分数线,让高校对陈琼敞开了大门;那么没有学费,则成了陈琼奔赴大学之门的一道拦路虎。
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除了一家的生活开销之外,每年根本存不住什么钱。而且,更为难过的是,就在陈琼即将上大学的那个暑假,家中又发生了一个变故,父母亲想尽办法攒的那一点点积蓄,全部花光了。
眼看着快到9月开学的日子,上学的钱还没有着落。怎么办?
11
无奈之下,陈琼的父亲找到了当地扶贫办,从村里跑到镇上,从镇上跑到县城,一趟一趟的跑,一遍又一遍的求人,来来回回数十次,最后总算是在上学前凑够了一半的学费,而剩下的一半,只能靠助学贷款。
好在,当年的助学贷款真的是贫困学子上学的希望啊。
为了这个助学贷款,在大学正式开学之前,陈琼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写了各种申请书、跑政府、跑银行、盖各种手印。并签下承诺,在大学毕业后五年内把贷款还清。
就这样,陈琼在正式进入大学大门之前,身上就背负着一笔债。
但即便如此,与村里的很多其他小孩相比,彼时的陈琼还是幸福的。
因为在她所在的村子里,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很多女孩早早辍学,出门打工了。对他们而言,读完初中就已经是最高学历了,根本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再去读大学。
那时的村子里,普遍的思想是:“女孩子嘛,读那么多书干嘛,反正以后是要嫁人的。”“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太慢、太低啦”“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与此同时,在最困难的时候,母亲也会试探性的问陈琼:“家里困难,不读书直接出去打工赚钱也挺好的。你看村里的谁,现在也混的挺好。”
陈琼一眼看出了母亲的心思,她倔强的说:“不,我要读大学,我自己贷款读,毕业后自己还。”
母亲听了她的话,也不再多说什么。
好在,陈琼的父亲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
印象中,在陈琼的读书年代,从小学到高中,父亲总说一句话:“只要孩子们愿意读书,只要他们能凭本事考上,哪怕拆房子卖瓦我都会供他们读。”
父亲的这话是对所有的子女说的,在那个村里人都“重男轻女”的年代,父亲是难得的平等,难得的开明,他眼光长远,他愿意为子女的成长竭尽所能。
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在支持陈琼读书这件事上,父亲是愿意拼了命给予支持的。
12
在陈琼的眼中,父亲是一个善良、乐观、坚韧、责任心极强,同时特别要强,也很爱面子的人。
小时候,家里穷,经常缺东少西,但是陈琼和兄弟姐妹的童年却过得很开心。倒不是他们多么乐观、豁达,而是他们有一个“万能”的父亲。
别人孩子有各种高档的、用钱买的漂亮玩具,陈琼兄弟姐妹没有,怎么办呢?
父亲就自己动手做,陀螺、弹弓、玩具枪、小车,等等,白天忙着重地、打工赚钱,晚上的时间,父亲就会在灯下琢磨这些小玩意。
不仅如此,陈琼的父亲还会理发、做木工、泥瓦工,也写的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学的。
他不仅用这些造福自己家里,还特别喜欢帮助邻里左右,在陈琼的记忆中,方圆几里路周围邻居家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头发也都是父亲理的。而父亲做这些从来都是分文不取。
即便自己已经过得很困难,但父亲却从来不吝啬帮助别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平最不喜欢的只有一件事——求人。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求人不如求己”。
可是,正是这样一个特别好强、特别不爱求人的父亲,在女儿上学这件事上,却豁着老脸,求了很多人,从村里到镇上再到县城,把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尽了,一心只想着把女儿送进大学。
而这些事情,父亲从来未曾告诉过陈琼,只是在多年以后,当陈琼大学毕业,靠着自己的能力在两年内就还完所有贷款之后,某个回家的日子,与家人坐在一起聊天,闲聊时根据大家说的一些话,陈琼拼凑出来的情景。
但当时父亲面对的现实情况,必然陈琼想象中的还要难上许多。
至今,陈琼都记得两个细节:一是某天父亲从扶贫办回来拿到资助后开心的样子;二是在办完所有助学贷款的手续后,父亲笑着对她说出的那句话:“好好读书。”
很久以后,她才知道,为了拿到扶贫办那笔钱,父亲曾在政府办公楼门口站着等了4个小时,只为等着某位领导下乡归来。
就这样,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陈琼上学的钱总算有了着落。
按理说,彼时的陈琼应该心怀感激,并在大学里拼命读书才对,可殊不知,深刻体会到家中贫困、筹钱艰难的陈琼,在内心深处,早早就有了在大学期间努力挣钱的想法。
……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