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点评-读书打卡专题
木木+Day 7+《如何阅读一本书》

木木+Day 7+《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木木_ww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22:53 被阅读0次

主题阅读是艾德勒提出的阅读层次中最深层次的阅读方式。按阅读的特点来说,主题阅读可以称为“研究性阅读“。

“主题阅读”并不深奥,只要掌握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多本书的阅读。

主题阅读是一种主动的、专一的、大量的阅读。

进行主题阅读需要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两手准备。

思想上的准备

一切主动的阅读都应受兴趣驱使,主题阅读亦然。

主题阅读需要强烈的好奇心作为原动力,需要强烈的阅读意愿作为持续推动力。

在正式阅读之前,读者一定要明白主题阅读是什么。主题阅读其实就是通过阅读来研究某一主题,它有别于其他阅读层次就在于“研究”。研究需要主动探索,提出自己的论点,以各种资料为依据,组织丰富的材料进行论证。

行为上的准备

行为上的准备,就是选定主题阅读所需的书。首先根据主题列出一份试验性的书目,然后检视书目上所有的书,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书。

浏览一本书,弄清这本书的大体结构,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分析书中所述与选定的主题有无关系,是否保留在书目中。

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淘汰和保留书籍,还要就保留下来的书籍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明白它和主题的哪方面有关,应该如何阅读和使用。

做好充足准备后,接下来了解主题阅读的几项原则:

1.始终把主题排在第一位

为防止偏离主题,读者应谨记始终把阅读的主题放在第一位。

如果脱离了主题,此时的阅读就与分析阅读或者对多本书进行分析阅读无异了。可以这样认为,在主题阅读的书目中,每一本书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它们的个体特点居于次要地位。也就是说,阅读和思考都要围绕主题而不是某一本特定的书展开。

对初次尝试主题阅读的人来说,主题本就是越具体越好,比如,“阅读方法”的主题比“读书”这一主题更容易把握,而“速读”的主题又比“阅读方法”目的性更强,更容易完成主题阅读。

2.检视出需要的内容

完成主题阅读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式阅读。

正式阅读的第一步是把书目中所有的书浏览一遍,目的是找出每本书中与主题极为相关的具体章节。

在主题阅读中,不是“读者跟随书”,而应是“书跟随读者”或“读者引导书”,相应的“读书四问”也要由针对一本书变成针对主题,由“认识”变成“需要”。

3.创设主题阅读的语言体系

在主题阅读中,因为需要阅读多本书,所以,有一个统一的语言体系很重要,这个语言体系通常要靠读者自己创设。

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并非简单地“翻译”,用自己的话表达也不只是换个说法而已,其中包含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如果不能完美地创设自己的语言体系,至少要做到:第一,使用有助于理解所有书籍的语言,而不是其中一两本书的;第二,使用有助于我们自己建立主旨、表达观点的语言。

4.建立自己的主旨

在一般阅读中,我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对应主题阅读,此时的问题就是“我要通过阅读解决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主旨,需要以一定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也就是在主题之下引出多个论点,然后通过阅读的对象来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针对不同的主题,提出论点的排序通常会不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第一个论点和研究对象的存在或特质有关,接下来的论点就会对其特质深入讨论,最后一个论点通常是讨论前面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提出多个论点之后,需要界定论点的主次,之后对论点进行分析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5.界定论点的主次

在主题阅读中,论点的主次通常根据论证的难易程度划分。

在界定论点的主次时,需要将每本书中相应的内容整理出来,陈列在各个论点旁边,将其与论点对应起来。

界定主次不是简单地判断论点主要或次要就够了,重点在列出不同作者的观点和判定主次的过程中。同时,界定论点主次可使接下来的分析讨论更有条理。

6.论点的分析讨论

对论点进行分析讨论,是要完成“解决问题”的工作。

在阅读单一书籍时,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直接从书中获得;在主题阅读中,需要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分析讨论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目的是讨论每一个论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结论。

无论采用怎样的分析顺序,分析讨论的观点和佐证都应直接或间接地出自阅读的书籍。

至此,主题阅读正式阅读的工作已经完成。

7.完成“研究性”阅读

前面的步骤,已经回答了“读书四问”中的前两问:“这个主题需要什么内容”和“我要通过阅读解决什么问题”。

完成最后一步分析讨论后,还需回答后面两问:“这些分析讨论是否有道理”及“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回答“这些分析讨论是否有道理”并不是简单地对阅读的每一本书进行评价,而是要围绕主题对书目上的书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可以围绕论点展开,讨论关于每个论点的论述是否真实可靠、合理完善,作者的观点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需要补充完善之处。

回答“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是要学以致用。主题阅读的研究性更强,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阶段,最终仍要用于实践。

有一些主题阅读并不针对现实的主题,也可以思考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侧面影响,自己的能力或见解有什么提升,可以怎样转化为现实的效益。

总而言之,“研究性”阅读就是:

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并准备好阅读的书目;

开始正式阅读后,检视准备好的书籍,从中选出有用的内容;

创设自己的语言体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说明不同书中的相关内容;

建立自己的主旨,确定多个相互关联的论点;

从检视出的内容中找出每个论点对应的观点,界定论点的主次;

对论点进行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题阅读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多做练习,勤于思考,就可以大幅提高阅读能力。

相关文章

  • 木木+Day 7+《如何阅读一本书》

    主题阅读是艾德勒提出的阅读层次中最深层次的阅读方式。按阅读的特点来说,主题阅读可以称为“研究性阅读“。 “主题阅读...

  • 木木+Day 6+《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形成每个人的“隐性资产”,相较其他投资,读书是最合算的长效投资。 针对阅读方法,著名记者邹韬...

  • 木木+Day 5+《如何阅读一本书》

    世间事无论大小,皆讲究方法。 阅读也如此,运用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加深理解、带来收益。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

  • 木木20160909《如何阅读一本书》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一共有多少本书? 2010年8月5日,谷歌图书搜索通过计算机算法找到了答案:1亿2...

  • 《如何阅读一本书》木木20160911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主题阅读用得较少, 我们往往只应对眼前这一本书,很少有人去翻作者的参考或推荐书目。但主题阅读是我...

  • 《如何阅读一本书》木木20160907

    试着分析一下就知道了,《百年孤独》描写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历史,跨越了布恩迪亚家族整整七代人,我们怎么能妄图通过一...

  • 《如何阅读一本书》20160908  木木

    作者对于新闻,也就是当前事件的阅读,最强调的是我们要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报导。 新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阅读最多的信息...

  • 关于读小说,这本书值得推荐

    关于阅读,之前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讲的是阅读的层次,里面的什么检视阅读,主题阅读对我启发大,后来又读了金克木的...

  • 如何带孩子深度阅读一本书?

    文|弥小木 有人问,趁着暑假,如何带孩子深度阅读一本书? 孩子的年龄不同,加上每个人对于“深度阅读”的理解不同,采...

  • 木木木木木

    林森,林皋先生作。 林皋先生的作品之前讲过一方,今天再来看他这方,顿觉豁然开朗。 我们依旧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笔画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木木+Day 7+《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hb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