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上下来,除了随处可见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被用到烂掉的SWOT分析法印象尤其深刻,其他的吧...不管该还的,还是不该还的,反正能还回去的,基本都还回去了...但还好,至少还记得一两个可以拿出来叨一叨。
0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再n+1次45°角抬头,仰望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五层金字塔,从最高的自我实现需要、到尊重的需要、再到社会需要,最后是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感觉大部分人都在社会需要和安全需要之间彳亍徘徊。虽然理论强调了,只有这一层的需求被满足了,人才会去,也有能力追求和满足再上一个级别的层次。但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得多,真实情况往往是持续性混吃等死,趴在生理需要那一层上吃着土,又能间歇性地喝一喝鸡汤,打一剂鸡血,“biu”的一下冲到金字塔的顶端傲视群雄。然后没过多久,又焉到第一层继续混吃等死。就这么循环往复着,于是就形成了惊人相似的历史。
Swot分析法,百度一下就知道的嘛,又叫做态势分析法,指的是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或挑战)来分析一个事件的事态和情况。
Swot分析模型一个理论,一个模型,之所以把它们强行写在同一篇文章里,是因为它们都涉及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安全感。前者是对安全感的需求和满足,后者是对安全程度的分析和选择。
02
我们每个人好像一直都在跑,却总觉得自己把心和最后一点安全感落在了千里之遥的家乡。From —— 暖小团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本叫做《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的书,内容主要是作者对北京拾荒群体的访谈及调研报告。书里有一处类似的阐述:
“我们所知道的太多打工者,数十年不回家,却把在城市积攒的所有资金都投入老家的房子。城市只是个赚钱的地方,永远比不上老家的空气和水土。在城市是辛苦的工作,是努力地节省和凑合、暂时的生活,而「回家」是归宿。”
很理所当然的,这一类的安全感,从家乡来,最终还会回到家乡去。就像千百年来的“故土情结”。
这样的一种安全感的选择,虽然大都这样,而且理所应当。不会把人生置于糟糕的境地,但总有某种千篇一律的无奈。
03
还有一种安全感叫做「被忽略」。这个我想社恐患者和内向群体绝对深有感触。
对他们而言,以各种形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甚至超越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但是很不幸,这个世界的诸多规则都是为外向人群所设计的,包括学校的升学制度和上课方式,以及离开学校后的职场,基本上都是外向人群的天堂。
这种对「被忽视」的安全感的追求,据说是来自人类有史以来对「被包围」的恐惧,具体一点就是,源自我们的祖先那会儿出门打猎,经常不小心落单之后,被狼群或者其他猛兽包围的恐惧。随着倒霉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催化,这种恐惧被深深地刻入了人类的基因。以至于到千万年后的今天,还有绝大部分人为了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而不断进行着各种自虐式的尝试。
但神奇的是,在面对相对弱势的性格上“死也不从”的折腾和反抗,与面对现实生活里不怎么舒服的情况时的反映和采取的行动,似乎并不那么同步。实际情况正如颜卤煮描述的那般——
“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并不是内心的声音,只是对安全感的向往。比如并不想赢,只是怕输。比如并不是爱,只是孤独。许多人都在这种中间状态里,并不舒服,又不敢怎样。”
于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安全的并不一定是舒适的。
虽然把这句话倒过来的讲法早就烂大街了,比如温水煮青蛙。
04
李松蔚在《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里对「安全感」有过一个令我个人感觉相当恰当且舒适的定义——
“我们的安全感并不来自“糟糕的事永远不发生”——虽然我们也希望如此。更现实的安全感,是我们相信糟糕的事就算发生,我们也能应对。”
所以,真正的安全感,不是那所谓体制内的稳定,这一点,36岁的收费站大妈们一定深有体会。也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不择手段地顺势而为。而是就算一气之下破罐子破摔,你还能立刻造出一个更好的新罐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