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78682/0ad5730e8a03ec91.png)
清朝时我们国家疆域辽阔,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清朝统治者在北方确立了和亲封藩政策,来拢络边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以实现“不设边防,以蒙古各部为之屏障”的目的。为了贯彻和亲封藩政策呀,清政府在蒙古实行了年班制度,年班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朝觐制度的一种形式,蒙古王公每年都要来觐见,这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在康熙年间呢,京城痘疹(天花)盛行时,所以清政府就规定说“内外札萨克蒙古王公、台吉等业经出痘者,均于年班来京,其未出痘者止于热河勤”。(PS:康熙就是出了天花并活下来才能成为皇帝)已出痘的蒙古王公可以来京朝见,你没有出痘的就禁止来京。那么年班不能前来京城的蒙古王公,就可去木兰随围,所以就出现了年班的补充形式,围班制度。
围班制度主要包括:赐宴避暑山庄和木兰行围狩猎。在避暑山庄的万树园筵宴,又称大蒙古包宴。那么现在避暑山庄的万树园还留存了很多蒙古包,大家有机会可以来亲自看一下,承德欢迎你~
结束了在山庄的活动,中秋后康熙就会和蒙古王公们去木兰行围。据史料记载“康熙帝至平泉围猎,食而赞之,遂为贡品”。康熙:“我是皇帝,我为南沙饼代言!”哈哈哈哈。
南沙饼是用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核桃仁等做馅,用面粉荞麦和面做皮包制而成。就和现在的五仁月饼馅差不多。
那么康熙觉得南沙饼味道很好又可以久存,便于携带,于是就命避暑山庄的御厨房大量制作南沙饼,供给往返的蒙古王公当干粮。据说当时山庄的御厨房忙不过来,就请地方饭馆帮忙,这样南沙饼便成了承德地区流行的食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