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不论学什么,应该都有师承,哪怕是学打铁与木匠,也要拜个最好的师父,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校的出现,好像认为拜师已经很落后了,所以师承制快被人们丢掉了。
但是我却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歪打正着拜了个师父,在师父的教导下学习家庭教育的理念。
今天,俺师父王金宪教导我说:“在家庭中最好的育儿环境是做到父严母慈子孝。”
两年前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困扰了很长时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师父说一般孩子出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夫妻不和谐,只要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夫妻理念不一致,孩子没有一个考高分的。
我听了以后,立马表示怀疑,因为在我的身边,就有不止一例两口子叮叮当当吵吵闹闹,甚至都要离婚了,孩子的分数却出奇的高,孩子也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有的就是标准的学霸,而我们两口是周围同事朋友亲人们眼中的模范夫妻,关系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关键我自己感觉我们这样的状态并不是装出来的,我的孩子却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这就让我想不通了,心里嘀咕师父是不是偶然也有不对的观点呢?
但是有了疑问我也不敢说出来呀,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姊妹仨就怕父亲,见了父亲都是噤若寒蝉,再加上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待师父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所以我怎么敢随便质疑师父呢?
话虽然没有说出来,疑问依然还在呀,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学习就是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自己有个优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终于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消化,我明白了学霸是如何练成的了。
刚好那段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跟其中一个朋友接触多了起来,除了工作,话题当然离不开孩子,当我了解了他们夫妻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时候,我汗颜了。
朋友说,他们两口确实经常吵闹,有时真真假假的还闹过不止一次离婚,但是孩子在家
的时候,他们让孩子看到的形象永远是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平常孩子的生活之类的一些小事儿都是妈妈管理和教育,但是如果有大问题,那一定是爸爸负责,不管孩子爸爸对孩子是采用何种方式,她说她都支持,当然最极端的时候也打过孩子。
当爸爸教育完孩子离开之后,朋友说她就上场了,负责善后事宜,因为有的时候孩子是冤枉的呀,但是爸爸脾气上来了那是不分青红皂白的。
有一次孩子期中考试成绩单拿回来了,他爸爸一看英语只考了85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成绩,孩子的各科成绩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更是班里的英语学霸,于是爸爸火冒三丈就骂开了,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跟你妈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就考这几分,对得起谁……等孩子爸爸吵够骂够回房间休息了,孩子抱着妈妈就哭上了。
孩子边哭边说:妈妈你不知道,我这次英语虽然只考了85分,但是因为这次出的题目太难了,我还是全班第一名,年级段也排在前五名,爸爸太冤枉我了。朋友听说以后,也觉得孩子这次挨批评太不应该了,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她想的是如何把这次对孩子心里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不要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听到这里,我已经开始发现自己的差距了。
随后的处理是朋友任孩子说个够,哭个够,完全接纳孩子的一切情绪,然后去找孩子爸爸沟通,当他听说孩子爸爸在公司受了一天窝囊气以后,立刻让他把情绪释放出来,最后看孩子爸爸释怀了,才说:老公,我看到儿子这次考分数这么低我也可生气,正想揍他呢你回来了,谁知这次是因为出题太难了了所有学生成绩普遍下滑,咱儿子还是全班第一名,说到这儿就此打住,就出去做晚饭了。
谁知吃饭的时候,孩子爸爸主动给孩子说他没有了解情况,冤枉孩子了,而孩子呢也已经知道爸爸在公司的遭遇,反而安慰爸爸说:爸爸你批评的对,我虽然在班里拿了第一名,但是其他班还有好几个都比我考的好,证明我还是没学好,爸爸您别生气了。
经过这件事儿以后,朋友说他们三口反而比以前的关系更融洽了,关键是他们夫妻之间吵架的次数也少多了,现在是人前人后都其乐融融啊,真是让人羡慕的模范家庭。
回想师父在课堂上讲的那些理念,是我理解的太偏差了,看似我们夫妻两个恩恩爱爱,但是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是父严母也严,就像师父常说的一句话“你们还让孩子活么”,表面上特别一致,但是孩子的心里却留下了阴影,而朋友夫妇的处理正好验证了师父的那句话:父严母慈子孝,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也是对“夫妻教育孩子应该理念一致”的最好诠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