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半宇宙心学

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半宇宙心学

作者: 蝶化文澜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9:38 被阅读0次
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半宇宙心学

陆王学派也是心学,它的发展脉络是从程颢开始到陆象山和王守仁进行完善。

朱熹支持程颐的说法,认为“性即是理”,而陆九渊却说:“心即是理”。这正是两个学派的基本分歧所在。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心被理解为“理在气中”的具体表现,因此朱熹说,性即是理。但陆九渊却正相反,他认为心即是性,他说性、情、心、才都是一个事物,只是文字不同而已。朱熹认为现实世界包含两个世界,一个抽象的,一个具体的,在陆九渊看来,现实只包含心的世界,他认为吾心即宇宙。

王守仁的宇宙观:他认为宇宙是一个自身完整的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便构成了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此外并没有另一个朱熹所强调的抽象的理的世界,王守仁还主张心即是理。如果没有心,便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有心理的。

陆九渊的心学只勾勒了一个轮廓,王守仁把心学发展完善。

王守仁认为人人皆可成圣,只要秉着良知去分辨是非,遵循良知的命令,就真的成为圣人了,用王守仁的话来说就是“致良知”,这是王守仁哲学中的中心思想。

王守仁认为《大学》里面的“致知”便是“致良知”,个人精神修养无他,就是顺自己的良知去生活,把来自直觉的知识付诸实行。这里就说明了,他认为直觉知识不可能按佛家教导的冥想默想方法而得到延展,它只有通过人们处理日常事务的经验而得到延展。(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果人本着良知去做事情,那这样说善良与否也无所谓知识多寡。那这样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抵制私欲吗?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如果社会发展了,出现了很多股民钓鱼之类偷税漏税的还有一些享受物欲的。这样的话社会发展了又有什么好处?这样想想的话,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倒像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世界不就单纯多了,人性也不复杂了。

王守仁认为修身其实就是致良知,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为什么人不愿意修身了呢?是因为人收到了物欲的私欲的支配,为什么人会产生物欲和私欲呢?是因为人的物性吗?

相关文章

  • 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半宇宙心学

    陆王学派也是心学,它的发展脉络是从程颢开始到陆象山和王守仁进行完善。 朱熹支持程颐的说法,认为“性即是理”,而陆九...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6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 宇宙心学 心学肇始于程颢,经陆九渊(陆象山)和王守仁(王阳明)而完成。陆象山和朱...

  • 善求学问

    学问不深,本事不长。 如何求学问,这是很实在的。 一钻到底,吃透挖尽。 以心学为例。 心学本自儒学,儒学来自礼学。...

  • 从致良知说开去

    “人生本无事,只需致良知。”这句话听起来很熟悉。这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心学,他和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的孟...

  •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简略版)

    阳明心学由王守仁创立,心学门人认定,心学是传承了孔子、孟子之道,属儒家正统。学术界普遍认可,心学在宋代新儒学的基础...

  • 王阳明5个核心思想

    阳明心学由王守仁创立,心学门人认定,心学是传承了孔子、孟子之道,属儒家正统。学术界普遍认可,心学在宋代新儒学的基础...

  • 用脑图来读《中国哲学简史》(9)

    第二十三章、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

  • 儒学与儒学中的本体

    原始儒家思想之内核无疑是仁与礼。仁更多的是内向发展,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形上思考,礼则是上古祭祀活动的仪式规范,...

  • 阳明心学即儒学心法

    儒学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心法就失传了。佛学有心经而儒学无心法。朱熹重修儒学,提出了格物穷理,使得法门不可求。心法的...

  • 心学与理学——读《中国哲学简史》偶感

    最近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正好读到新儒学中“程朱理学”与“与陆王心学”部分。中国的哲学发展到宋明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半宇宙心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pb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