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玄-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作者: 一两茶叶 | 来源:发表于2021-11-20 19:42 被阅读0次
义玄一种画像

义玄,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867年, 俗姓邢,唐代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我国禅宗的禅法至晚唐五代出现五家宗派,进入了兴盛时期,五家宗派分别是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他是我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也是有名的“棒喝和尚”。

自信是义玄禅法的重要特色,是义玄再三渲染的观点。何谓自信?绝对相信自己赤肉团(指心)上,有一位无位真人(佛),相信自己就是佛,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崇拜经典,不要相信在你的心外还有什么佛在、祖在。这个观点类似电影《少林寺》觉远和尚师傅所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求佛不是求泥胎的佛,应求自己心中佛。

他也提出:自信和自主相联系,要自信自己与祖佛不别,不是一般地自信,而是“随处作主”,不论在何种境况下,都要清醒,不能失去自我,失去主宰。他说:“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随处作主,立处皆真。但有来者,皆不得受。”不管外境多么精彩纷呈,都是空幻的,不要受它迷惑,只有你内在的清净心才是真实的。这个观点也使我想起海南岛三亚有百米高的菩萨雕像,也想起老母亲排放在家里“请”的陶瓷菩萨像,拜的佛像不管什么样,拜者其实是拜自己心中的那尊佛,也就是“心诚则灵”。

从这种自信精神发出,义玄发展出了呵佛骂祖的禅风,言语十分激烈,这也是为了突出现实的、具体的人的主体地位。义玄指出,呵佛骂祖,毁僧谤经,只有大善知识才能做到,“夫大善知识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辱骂诸小儿,向逆顺中觅人”。他也指出:大善知识是已经觉悟自性的人,如果并未觉悟,而在呵佛骂祖的号召下模仿其形式,就会产生流弊,违反禅的本性。

前年,我曾与我国禅学会负责人在北京见过一面,曾短暂交流过几句,他也指出参“禅”在“悟”,“悟”在自“心”,什么样的心境就能悟出什么样的“禅”,这和你烧不烧头柱香、拜的寺庙大小没有一点关系。对这个观点,我是完全赞成的,当然,这仅是我个人观点,请不要上纲上线。

相关文章

  • 义玄-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义玄,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867年,俗姓邢,唐代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我国禅宗的禅法至晚唐五代出现五...

  • 张咏-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张咏,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生于公元946年,卒于公元1015年北宋时濮洲鄄城(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人。他是北...

  • 宋江-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宋江,字公明,生于公元1073年,卒于公元1124年,今山东菏泽市郓城人。他是北宋末期梁山农民起义军领袖,我国古典...

  • 刘表-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刘表,字景升,生于公元142年,卒于公元208年,(142年-208年),东汉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 白英-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白英,字节之,生于公元1363年,卒于1419年,现在的山东济宁市汶上县人,明初著名农民水利家。 明朝洪武年间,黄...

  • 晁补之-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生于公元1053年,卒于公元1110年,北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

  • 魏相-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魏相,字弱翁,出生时间不详,卒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西汉济阴郡定陶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西汉时期的政治...

  • 李宝-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李宝,外号“泼李三”,生卒年不详,北宋时期宛亭(今山东菏泽市鄄城)人,南宋名将。 李宝十分精通海战,南宋朝与金朝之...

  • 莱朱-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汉语词典》解释“莱朱”说他是传说汤贤臣,又名仲虺。古时候形容雷鸣声为“虺虺”,同时虺也是蛇的代称,因为下雨时的闪...

  • 彭越-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彭越挠楚,这一成语是兵法计谋的一种,意思是“分兵多路,一部分兵力从不同方向对敌人进行佯攻袭扰,牵制敌人使其首尾不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义玄-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su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