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潇洒姐介绍了写作有三个阶段:涂鸦期、模仿期和创作期。
普通人都是从涂鸦期开始的,高手呈现的是创作期。涂鸦期和创作期都是作者主观上对作品满意的阶段。但是中间有一个重要的阶段,自己不满意,他人也觉得不够好,但是是创作的必经阶段。
今天的课程内容让我了解到自己为什么写了很长时间,写了很多内容但是还停留在写作的低级水平上。原因是:一直处在涂鸦期,随心所欲的写,没有进入模仿期。于是写作质量就难以保证。
其实“模仿是创作的必经之路”这个道理我应该是早就该知道的,因为在学术写作里,我们就是这么进入论文写作的:找与课题相关的核心文献,然后仔细研究作者的论点、论据、结论和文章结构,然后模仿着完成自己的第一篇论文。
可是,为什么早就知道的道理,一直没有用起来呢?
主要原因一:“不会模仿“。
模仿是个技术活,需要拆解原文的文字、句式、结构,就好像能够成功的模仿设计师的设计、完成自己房子装修的人,除了需要看到细节之处,比如所用的材料、饰品和摆设之外,还需要观察整体风格,比如搭配技巧,布局格调,整体感受等。
不模仿的原因二:贪多求快。
模仿势必要有分析、研究和看起来笨拙的阶段,无法快速体现出自己输出的成果。既不像涂鸦期那么爽快,又不像创作期那么有成就感,是个很艰难、痛苦、难看的过程。很多人不愿意忍受这种难看又痛苦的过程,干脆不进入。
我喜欢阅读的题材主要是非虚构类,认知提升的图书,这一类图书写得好的都是加入了很多案例故事来做论据和说明。所以,故事其实是非虚构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有大量的案例故事,其中“习惯六:统合综效”开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永远忘不了曾教过一个班的大学生,课程名称是“领导哲学与风格”。
记得开学3周左右,有一位同学在口头报告中,坦白道出自己的亲身经验,内容相当感人而且发人深省。全班都深受感动,十分佩服这位同学的勇气。
其他同学受到影响也纷纷发表意见,甚至对内心深处的疑虑也毫无保留,那种依赖与安谧的气氛激发人前所未有的开放。原先准备好的报告被搁置一旁,众人畅所欲言,展开一场脑力激荡。我也完全投入,几乎有些浑然忘我。
我逐渐放弃原定的教学计划,因为有太多不同的教学方式值得尝试。这绝不是突发奇想,反而给人稳当踏实的感觉。
最后,大家决议抛开教科书、进度表与口头报告,另订立新的教学目标与作业,全班兴致勃勃地策划整个课程内容。
又过了大约3周,大家强烈渴望公开这一段经历,决定把学习心得汇集成书。于是大家又重新拟定计划,重新分组。每位学生都比以往加倍努力,而且是为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目标而努力。
这段历程培养出罕见的向心力与认同感,即使在学期结束后依然持续不衰。后来这班学生经常举办同学会,直到现在,只要我们聚在一起,对那个学期的点点滴滴仍然津津乐道。“
拆解故事要素:
人物、时间、背景、经过、当时的结果和对现在的影响。
关键:和主题“统合综效”相关。
仿写: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让我看到了一个妈妈如何用否定语言让孩子失去自信心的。
这个学生由我来指导毕业设计的课题,但是每次跟他交流的时候,他都会无意间谈到他的妈妈。
他讲述他妈妈如何总是那亲戚家的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他比较,来嘲笑他。无论他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的妈妈总是觉得不够好,不够优秀。
看的出来,他妈妈对他的评价让他很不服气,同时又无力反驳,让他觉得自己确实很差。
结果就是他做课题总是不顺利,做的质量也不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