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是奥斯卡的获奖作品,所以未接触就会觉得这是部“高大上”的电影,如果有异议,只能说明你的欣赏水平还达不到这个高度,就抱着这种不客观的心态,在一个还算惬意的下午,静静欣赏。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部会让你一气呵成看完的电影,没有任何的无病呻吟与矫揉造作。影片开头就是一段非常激烈的鼓声,让人无比亢奋,男主内曼穿着白色T -shirt在吃力的敲击着,与导师费莱彻的第一次相遇就让人捏了一把汗,男主是一个外表看上去非常懦弱,但又给人一种“不要惹他”的错觉,对于架子鼓他有自己崇高的追求,“巴迪”是他的目标,更确切的说他想成为下一个他。
像我这种对于爵士乐完全不懂的人,看这部影片或许会非常吃惊,爵士乐里面怎么会有架子鼓,从来没想过架子鼓与钢琴,大提琴,小号……这类乐器可以一起演奏,或许是自己孤陋寡闻。普通人对于架子鼓的认识都是在摇滚乐里,大多数都觉得架子鼓非常酷,但也有种上不了“台面”的感觉,起码不是像钢琴这类乐器一样,从影片也可以看出男主家人(除父亲)对于他所做的并不看好,但男主却不愿苟同,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反驳了每一个人,也可以说是人身攻击,这也激发了他更想证明自己的动力。
男主进入学校乐队后,变得更加努力,因为第一堂课费莱曼就给了他一个狠狠的“下马威”,同时有个连自己对错都分不清的胖子被扫地出门,我认为这个胖子就是为了与男主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是因为他最后的自杀,才更加衬托了男主成功背后的得来不易,在导师高强度的精神与体力同时攻击下,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男主,凭这一点就不得不让人心生敬畏。
我认为影片中真正出彩的不是男主,而是费莱彻,这位外表长得像“伏地魔
”,内心也非常“变态”的乐队指挥,他说“人的潜能是被逼出来的,而“差不多”是最害人的一句话,所以他宁愿用自己的方式去逼迫他的学生。”也因他的这句话让男主重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敲出了结尾这段令人震撼的独奏。费莱曼被开除后,又重新组了一支乐队,他也同样在坚持着,他一直想培养一个像“巴迪”一样的人,他说他的确努力过了,就算今生没有他也无能为力了,庆幸的是最后男主让他的梦成真。
影片真正想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在这种不被世人看好且又非常艰辛的领域里,或许只有“逼”这种方式才能激发出人最大的潜能,真正存留下来的人才配得上是胜者,就像男主一样,他并不是一个天分高的人,但他为了梦想做过太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比如将床搬去练习室,打鼓打的双手流血还将手放进冰块里,好不容易交到的女朋友,也因不想影响自己打鼓选择分手,或许他做的一切是不能理解的,可这些又或许是必然的,在看不到未来的时间里,一切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发生,再神不知鬼不觉的走进明天,唯有内心最坚定的声音会跟随你走过每一个日日夜夜,而男主在失的同时也有得。
在这个日益功利的世界,还会有多少像男主这样的人存在,仅仅因为梦想,仅仅因为内心所好而努力的活着,影片中无疑有比男主天分更高的人,可却在精神上选择了屈服,从而导致后来者居上,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只要是自己脚踏实地得来的,无论多少,心安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