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01758/1e25c9feb8f552df.jpg)
打开简书,就像翻开一本百科杂志。
婚姻育儿,文学写作,社会热点,美容养颜,娱乐体育,励志成长,军事等等,各类专题,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作者不分大小,内容不论深浅,总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我们都是爱好文字的人。
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最初都是源于文字的神奇魔力才把我们带到这个大集体中的。
这其中的乐趣大概只有混过简书的人才知道。
认识简书八个月,在简书上写字,浏览简书上的文章,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甚至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是一个特别爱看杂志的人,尤其是《读者》,我已坚持看了十几年。
平时还会时不时买一些比如《女友》,《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爱你》,《环球人物》等等。
坐火车,搭飞机,一本杂志是最好的旅伴。
只要出去旅行,我从来不会忘记随身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这样,即使十几个小时的旅程也不会觉得难熬。
但是,自从下载了简书,我看杂志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因为,第一,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顾此失彼。第二,简书上确实有写得特别棒的文章,能吸引我读下去。
简书这本电子杂志我觉得有点像我平常读的《特别关注》。因为这本杂志涉及面比较广,文章多,篇幅比较短,翻阅起来轻松,但是又不失可读性。
有些人不喜欢看纸质杂志,可能平时要特意去买,嫌麻烦,又有可能根本没那个时间,要正儿八经的抱本杂志在手里,好像没这个闲心。
实际上当你点开我的文章这一刻,你就已经进入到简书这本杂志里面来了不是吗?为什么你看电子杂志你就有时间?
这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不过,看电子杂志也没什么不好。总比完全不看书,不看任何文字强。
读简书,你只要选对了专题,选对了作者,还是会有不少收获的。
各取所需,如果你喜欢看故事类,那么就关注专题“世间事”,“短篇小说”“连载小说”。
“谈谈情说说爱”这个专题里有好多爱情故事。
如果喜欢看幽默段子,则关注“我是来搞笑的”。
如果喜欢心理学,可以关注“心理”专题。
还有比如“美食”,“旅行在路上”,“电影”,“历史”等专题。
挑你喜欢的。
简书最火爆应该属于鸡汤类,干货类文章。这可能跟它的最大使用群体有关。
据说简书用户大多都是年轻人,有的是在校大学生,有的是刚毕业不久,她们正处在学习与工作的交叉路口,有一些迷茫,有一些困惑,这个时候励志类鸡汤,指导性攻略,正是为他们所急迫需要的。阅读量自然就高。
我有时候也会点开去见识见识,学习学习。
读过之后,确实有时候会有一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的感觉。特别惊叹于作者那种独到的见解,有的鸡汤作者年纪轻轻,为什么对世界就已经看得这么清,悟得这么透?我着实佩服。
鸡汤文火爆自有它火爆的道理。有需求就有市场。
很多人都说鸡汤喝多了有毒,但我觉得年轻人该看还是得看,如果真的觉得喜欢看,有需要,而且也有用的话。
只不过,光看不练就不太好了。
鸡汤无非就是别人经验的总结。我们要把别人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落地实修,这样的话我们喝过的鸡汤才能真正转化为营养,助我们成长。
总之,作为一个读者,你就单纯地把简书当作一本杂志好了。
请注意,它是杂志,不是书。
对我来说杂志更多是用来消遣,打发零碎时间的读物。而且虽然我最近耗在简书上的时间比较多,但我终究还是喜欢阅读纸质读物。
也许是在乎那种传统的读书的仪式感。也许是电子杂志的内容或者它这种存在的方式还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每一个人喜好不一样,对杂志的定位也不一样。
对于简书,我觉得,你平时怎么对待一本杂志就请怎么对待它好了。
不过,在简书上,最大的受惠者并不是读者,而是作者。
对于一个创作者,这真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尤其是对于一个写作新手来说,这里真是一个练笔和学习的好地方。
如果你是一个爱好写作的人,这里的平台可开放了,无论你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写的什么(只要不违法违规),无论你文笔多烂,或多好,你都可以尽情地写,而且写了你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私密,发布,或投稿。
我总说对于写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你想想,在过去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要发表一篇文章,何其艰难。
投稿之后,要等编辑回复你,要等多久?要随时直接与读者互动,谈何容易?
现在呢,写完即可发布,发布了就等于发表了不是吗?投稿了最快几秒就有回音。读者留言评论私信,都能在第一时间回复。多方便啊!
当然,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对于写作,这同时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时代太喧嚣,我们都在急功近利地追求速度,难得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好好钻研和打磨自己的作品。
读书写作本来是一个人的事情,现在似乎越来越变成一个集体活动了。
这样真的好吗?值得我们深思。
我是幸运的。如果说简书是一本卖座的时尚杂志,那么我就是那个赶上了时髦的杂志粉丝。
我既是它的读者,也是它的作者。
我希望这本特别的“杂志”越办越好,带领更多的年轻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走向健康和成熟,活出真正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