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看西游记,感觉西游记好长,好像永远放不完。长大之后再看西游记,原来西游记才二十五集。就好像小的时候觉得一堂课好长,长大之后觉得一年都过得好快。
小的时候看西游记,只觉得西游记里孙悟空好厉害,有七十二变,也经常做梦自己能飞天入地。觉得观音菩萨很慈悲,如来佛祖很厉害,唐僧很唠叨很心软,沙和尚很吃苦耐劳,猪八戒贪财好色,好吃懒做。
长大之后再看西游记,觉得西游记里的道具不够精致,大概剧组当时很穷,没有多余的经费来添置精美的道具服饰,剧情全靠演员的演技支撑,取景也多是实景拍摄,比如花果山水帘洞,全国各地的取景也是不易,所以八六版西游记也最是经典。
西游记里的玉帝,和人间的皇帝不相上下,每次出场都是管弦丝竹,美女围绕,穷尽奢侈。所以孙悟空喊出了,“只要有本事,玉帝要轮流坐。”这不就是陈胜吴广起义,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于是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大闹天宫。看到阴曹地府的阎王,前一秒还拿腔作势,高高在上,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后一秒就跪在地上求饶装孙子,还真是外强中干,欺软怕硬呀。天上的玉帝也是,刚开始大耍威风,后面直接吓到趴在桌子底下,让去喊如来救场。
作者在当时封建剥削时代能写出这样的小说,确实是一种突破了。孙悟空作为代表,突破保守的礼教,突破三纲五常,突破文化枷锁,去追求自由。孙悟空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在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内。”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不受任何东西的束缚,谁也别想管住我。孙悟空很离经叛道,不受世俗约束,就像这部小说所想表达的精神。
可最终,孙悟空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觉得自己很牛气,总有比你更牛气的人,这个世界就是一环套一环,像食物链一样,总有相生相克的东西。
最后孙悟空走向了取经的道路,也走向了蜕变,不再我行我素。经历了五百年失去自由的日子,每天风吹日晒,终是变得沉稳了一些,懂的灵活应变了,而非横冲直撞。
孙悟空的蜕变,就像少年的我们,刚走出校门时,意气风发,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觉得可以改变环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经历了几年社会的浸泡,和撞了许多南墙后,终将是变得沉稳,懂得收敛脾气,懂的灵活应变,而不是一根筋,认死理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30214/7b2f811177425d0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