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克思·韦伯的著作

马克思·韦伯的著作

作者: 昕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1:29 被阅读21次

一、马克思·韦伯是谁?

从现代某种意义上讲,他对我们而言是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至于他后面的诸多头衔——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马克思·韦伯的著作

可能大家对于他的地位有些懵懂。

他的巨大贡献是确立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成为公认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举个例子: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尽管他在当时主要被视为是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涂尔干遵循着“社会学始祖”孔德的方式,以社会学的实证主义进行研究。而韦伯以及他的同僚维尔纳·松巴特(也是德国社会学最知名的代表人物)采纳的则是反实证主义的路线。

马克思·韦伯的著作

二、如何解读他的著作?

1.观其大略

由于现今学术高度细分和专业化的状况,各个领域的专家似乎都在对韦伯进行盲人摸象般的解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韦伯做一个概览式的介绍。

按照德国学者迪尔克克斯勒的整理,韦伯一共留下了226个学术文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摩尔齐贝克出版社开始整理出版《韦伯全集》。全集分为三个部分――著作和演讲、书信、讲课和讲课记录,共40余卷,预计将在2019年出齐。

一般认为,韦伯的所有著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韦伯博士论文和教授资格考试论文中关注的国民经济学和经济史的研究。韦伯在1892年到1894年,还对东易北河地区农业工人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

第二部分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其中包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1906)。《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发表之后,韦伯收到了大量的评论和批评,他对此作出了回应和反批评。在一战的隆隆炮火中,韦伯重拾问题,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比较研究,着手开始了《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1916-1919)的写作。

第三部分是他的一般社会学的研究,包括法律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统治(又称“支配”)社会学和音乐社会学。

第四部分是韦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其中包括《罗舍尔和克尼斯与国民经济学中的逻辑问题》(1903)、《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的“客观性”》(1904)、《论理解社会学的一些范畴》(1913)等。

马克思·韦伯的著作

2.学科解读重点

由此,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解读韦伯的两个不同重心:一些学者把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文集》(1-3卷)作为重点,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韦伯死后出版的巨著《经济与社会》才最能体现韦伯思想的整体性。

以下,也形成了解读韦伯的几个总命题。例如,罗伯特贝拉《德川宗教》(1957)和艾森斯塔特的《新教伦理与现代化》(1968)均将“现代化”作为韦伯的总命题。

而田布洛克 《韦伯的作品》(1975)和施路赫特则将“理性化”和“祛魅”作为理解韦伯的门径。在社会学家和社会理论中,帕森斯和哈贝马斯特别继承和发展了韦伯的行动理论。当然引起争议最大的始终是韦伯理解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范,例如价值判断无涉、理想型等。

马克思·韦伯的著作

所谓“各花入各眼”......于是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规律:一部经典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本身讲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怎样被解读的,而谁的解读更正确,并不取决于谁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经典,而取决于谁的解读被奉为经典。

没有解读经典的人,经典又有何意义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克思·韦伯的著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cr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