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丨你为什么被人误解?

阅读丨你为什么被人误解?

作者: 百卉含英2024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20:14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玛蒂•兰妮的作品,《内向心理学》。

    昨天,我们知道了,性格内向者和性格外向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差异,分别是精力的恢复、对刺激的反应、喜欢宽度还是深度。

    在现在这个世界,内向者生活的更为辛苦一些,承受了很多的指责和误解。但是世界需要外向者,也需要内向者,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内向者要学会利用自己的内向,而不是与之对抗。

    今天,我们来了解对于内向者有着哪些误解呢?为什么内向者又经常会受到来自他人以及自己的误解呢?

    01.对内向内的误解

    说到内向的人,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们孤僻、胆小、具有隐居倾向,自己窝在一个小角落里,是不会走向“舞台中央”、生活在聚光灯下的,但实际并非如此。

    知名歌手、演员刘若英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需要自己的独处空间,喜欢读书、写作,但这并不妨碍她在舞台上光芒万丈,而且她表现出的优雅、知性还深受大家喜爱。

    埃莉诺•罗斯福是史上担任第一夫人时间最长的人,她给人留下的是热爱公众事业的形象,她招待来宾、召开记者会、发表演讲,担任美国驻联合国的发言人。但她也是一位内向型的人,她曾说:“与自己做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能跟自己成为朋友的人,无法跟世界上的任何人成为朋友。”

    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内向的人,但他们依然站在聚光灯下,是真正的掌舵者。只是驱使他们走向“舞台中央”的原因通常与外向者不同。他们走到聚光灯下,是为了探索那些对他们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其不同寻常的才能,或特别的环境。

    2018年10月,网上出现了一条新闻。一名大学生刘刚,在入学第二年,因为不爱交往、独来独往,被学校认为有问题,强行送至精神病院呆了134天。在这种极端事件之下,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对内向者的误解,认为喜欢独处是负面的、有问题的。很多人一说到内向的人,就把他们和害羞、精神分裂、高度敏感这些词画上等号。

    玛蒂•兰妮认为,内向是一种协调你内在世界健康的能力。它是一种具建设性、创造性的特质。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都可能害羞、精神分裂和高度敏感。

    还有很多人指责内向的人都是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但事实上,内向的人不仅不以自我为中心,可能还恰恰相反。

    因为他们集中注意内在世界的能力,以及对感觉和体验进行反省的能力,让他们能更加理解外在世界和他人。内向者性格敏感、细腻、善于倾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具备共情的能力。

    还有人指责内向的人孤僻不爱交际。性格内向者并不是不爱交际,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交而已。他们不屑于泛泛之交,喜欢与少数几个朋友保持深刻的联系、喜欢和人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

    所以,可能你会发现你身边有些内向的人很奇怪,平时几乎不说什么话,可是却会在某个人面前、或某些场合突然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滔滔不绝地说着。

    02.对内向者误解的原因

    为什么大家对于内向者有着很多的误解,玛蒂•兰妮认为以下三个主要的差异,导致了性格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不和,并加深了两者之间的误会。

    1. 内向者思考问题和谈话方式的不同

    奥尔森•拉尼说:“外向的人不像我们那样在内心里说话。”“大多数内向的人需要先思考,然后再谈。”

    外向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边思考边讲话,无论是好的还是不成熟的意见,只要想到了就说出来。实际上,当他们大声说话时,他们思考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

    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他们不会“大声思考”,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形成和整理自己的观点,并且不会自发性地讲话,除非那是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话题。

    内向者需要时间思考问题,这让外向者常常觉得,内向者表现得非常小心谨慎和消极被动。他们怎么讲话时支支吾吾的?为什么不能痛快地说出来?他们怎么这么没有自信?他们想要掩饰什么呢?

    曾有一位内向者发现,他所在团队的其他成员以为他在密谋什么,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在会议上不怎么发言。

    2.内向者容易被人忽视

    安静的人会被认为气场太弱,没有存在感,如果身边的人强势或特别外向的话,就更是如此。

    因为内向者倾向于低调,加上不喜欢干扰别人,所以他们的见解、想法和方案常被人忽视。

    3. 内向者迫使外向者停下来思考一番

    外向的人有了目标就快速行动,而内向的人建议外向的人做事慢点,制定计划、考虑后果、行动前看问题长远一些,这让外向的人感到扫兴。

    03.内向者自救的两个办法

    由于大家对于内向者的种种误解,让很多内向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责备和诽谤,让他们认为自己有问题、有缺陷,并经常有罪恶感和羞耻感。这种来自他人和自己的误解,会让内向者退缩。

    玛蒂•兰妮给出了两个办法,可以帮助内向者不要退缩得太多。

    1. 学习解决你的罪恶感和羞耻感。

    如果你体验到罪恶感,试着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伤害到了别人。例如,内向的人通常不喜欢打断别人的讲话,但如果他们加入了别人的谈话,并打断了某人的讲话,他们会有罪恶感。其实有的时候,对方是并不介意说话被打断的。

    所以,看看对方是否有因此而烦躁或不悦,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觉得有罪恶感,也不要焦虑。

    如果你伤害了别人,就诚恳地表示道歉。当对方因为讲话被打断而不高兴了,就诚恳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没有让你讲完。你准备讲些什么呢?”

    如果你体验到让你畏缩且痛苦的羞耻感,试着弄清楚是什么引发了它。例如大家在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突然有人想让你谈一下看法,你想要说些什么,但突然又有些语塞,说不出来。

    这时你可能会感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糟糕,太丢人了,开始出现羞耻感。

    但是,建议你对大家说:“请让我稍微考虑一下再告诉大家”,并且在心里告知自己,这是很正常的,这只是因为我的大脑工作模式不同。

    2.学着了解自己的个性状态。

    如果最近在工作上,你需要一直和大家待在一起共同完成某个项目,没有了自己独处的空间,这让你严重消耗,那么,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就尽量推掉那些社交活动,让自己能够独处来恢复精力。

    而如果你已经在家休息了一个周末,感到充满活力了,那么你就可以走出去,完成那些一直没有完成的事情了。

    你可以估计一下自己的精力状况,是精疲力竭还是精神饱满,然后调整自己的安排,是否需要独处,以便保持体能供需的平衡。

    -【感悟】-

    阅读这一章对内向者的误解,让我深有同感。在生活中,大家更喜欢活泼开朗、阳光自信的人,内向者往往不被重视,还被负面化。人们习惯于被表象与现状迷惑,并没有去认真观察与分析。其实,大多数性格内向者更为优秀。

    我之前看过一个国外的纪实节目,记录了几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镜头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切换到成年,除了家庭环境,父母的陪伴之外,还有一个结论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心浮气躁,喜欢喧嚣,追求刺激的人,是无法安静下来,好好学习,认真做事的,他们的未来都比较艰难。反之,一个喜欢安静,习惯阅读的人,经过岁月的沉淀,他们的未来会更加从容与笃定。

    内向者喜欢并享受独处,他们反而更真实。有自己的追求,不愿意迎合他人,去做一个讨人喜欢,与大多数人相似的人;他们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反而更善良,更能理解他人;他们也不是孤僻,不爱交际。一个能与自己和谐共处的人,不会缺乏真正的、有深度的朋友。只是,作为少数人,自然会有来自外界的压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相信自己,支持自己,对于他人无关紧要的眼光与评价,我们可以让自己不要那么敏感,修炼自己的钝感力,选择让自己愉快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丨你为什么被人误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df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