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续写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在参加写作训练营,已经是第三周了。
当时立下军令状,每周写7篇,在老师点评修改后投稿。
结果,第一周,文思如泉涌,毫不费力地完成了任务。
第二周,勉强写完7篇。
第三周,实在不知道该写什么。看着网上每天翻来覆去的那些热点,实在无心写下去。
搜肠刮肚,抓耳挠腮,每天都在为写什么样的素材,而苦恼。
写过几篇之后,感觉头脑被掏空。
这就是自媒体写作吗?这就是我未来想做的事吗?
最近,又看到这样一句话:你的写作,90%是在消耗。
突然,感触良多。
对于写作,多数人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有每次提起笔前的一百只苍蝇乱飞。
写作就像盖楼,盖完一栋,有如释重负的成就感。但短暂的欢欣鼓舞后,又有开始盖下一栋的憋闷难受。
这不是消耗是什么?
好吧,我承认我还不会写作。
2
人不能把自己当做写作的机器。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方法,能解决写作中所遇到的焦虑。而最近,“主题阅读”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老师每天分享的思路,知道该找怎样去找素材。
所谓主题阅读,是指围绕一本书、一个主题、一个项目进行深入阅读。每个带来启发的知识点,用费曼学习法(关于什么是费曼学习法,可以自行百度)进行输出,真正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现在网络上可以得到的学习资源很多,我们经常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不同地方凿井,却又浅尝辄止,不如逮着一口井深挖。
太过功利和浮躁,写过几篇之后就枯竭了,那是因为储备和积累有限,很快就消耗光了。事实上,写作的消耗真的快得惊人!
只有厚积薄发,才是唯一的治病良药。
当然,阅读是个慢功夫。
但,慢就是快。当别人都想通过写作迅速赚钱时,只有你下功夫阅读并且不放弃,迟早有一天会走在别人的前面。
我坚信自己持之以恒写作,把写作当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像老师给我们分享的那样,做个有心的人,一定会将文章写的很好的。
3
我有个文友小叶,曾经连一篇流畅的文章都写不出来,然而最近却频频有爆文出现,这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刺激。
其实,她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主题阅读”。
比如,这段时间她确定了要进行亲子育儿方面的主题阅读,她就会在网上搜寻相关的书单,然后买回很多书,一本本去啃。(这里说的阅读并不单指读书,还包括听课)
在书中看到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或句子,她会以此作为延伸,联系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和素材进行再创作。这个过程,既是消化吸收,也是新的创造,会使大脑成为一个丰富的知识库。
由此,她可以写几百字的小故事投报纸杂志,也可以在悟空问答、知乎、今日头条等问答平台回答问题,还可以写成书评、拆书稿。当然,再引用网上的热点,加工一下,就成了一篇文章。
小叶说,重点是:过去为了写文章进行功利性阅读。现在,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不断优化升级,那些输出只是学习的副产品而已。
4
知道也未必就能做到。
最难的其实还是行动。
每天花大约1小时左右学习,花1~2小时输出所学知识。
坚持下去,必有成绩。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毛病在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摒除妄念和杂念,专心走好自己的路,收获可能就在不经意间就取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