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非暴力沟通》,与第一次相比,理解更深入。
第一次看是2016年,那时候对沟通、对教练技术没有任何接触,当时只觉得这种沟通方式不错,但理解不深。随着这两年对教练技术的接触,再次读这本书时,发现很多都是相通的,要想达到沟通目的,我们需要更多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同时,做到全身心倾听。
马歇尔说到:“我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和环境的交流,比如:亲密关系、家庭、组织、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和冲突。
仔细回想,我们几乎每一天都在经历“暴力”沟通,家庭、同事间、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偶尔一句建议、一句评判、一句安慰,都是在“暴力”沟通,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考虑我们自己及对方的需要和感受。
尤其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反击或沉默。而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更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及请求,也就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并不是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观察即只陈述看到的、听到的事实,比如: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你都没有参加。而评论就是:你很少参加我组织的活动。将评论和观察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但我们通常很少表达我们的感受,尤其是作为含蓄的中国人。如果我们在沟通中更清楚地表达感受,比如:焦虑、害怕、兴奋、尴尬等,这样使得沟通更加充满了情感,可以使沟通更顺畅,而且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个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个要素是需要。即说出哪些需要导致了那样的感受。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其实我们可以考虑:他们现在需要什么?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他们希望对方做什么?
第四个要素是请求。首先,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且,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要与命令区分开来,如果我不答应你的请求,将受到惩罚,那么这个请求是个命令。
举例来说:妻子对她的爱人说:“Alex,看到鞋柜旁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柜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希望有个整洁的房间。”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洗衣机旁?”这一要素明确告诉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意味着,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体会他人。也就是要做到深度倾听,我们需要做到3R,接收(Receive)、反应(Respond)、确认(Rephrase)。
以上是我们希望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但我们生活中往往存在一些异化的沟通方式,我们来聊聊看,以后该如何避免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
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什么是道德评判呢?就是以自己的价值观衡量他人。比如给某一类人扣上坏人的帽子,给某一些人贴上自私的标签,说某个人不负责任之类的。比如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注细节,他就是“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我们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我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丹.格林伯格诙谐的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如果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回避责任及强人所难都属于异化的沟通方式。这些都会造成心灵的隔阂,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
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来发展友谊、促使家庭合睦、改善工作流等。然而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和你真心祝福的人共同分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