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10

2019-01-10

作者: 德虔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0:21 被阅读0次

    天四、界差別所緣(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

      前邊是「淨行所緣」,說了三種差別:一個不淨所緣,一個慈愍所緣,一個緣性緣起所緣。這三種所緣說完了,現在說到第四種「界差別所緣」。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勤修界差別觀,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

    地二、釋(分六科) 玄一、尋思義(分三科) 黃一、標

    【謂依界差別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解了一切界義。】

      前面是「徵」,現在是解「釋」。分六科,第一科「尋思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謂依界差別」的「增上」教「法」,就是佛陀為我們開示的界差別法門,這是增上的正法。「聽聞受持」,我們能夠發心聽聞,能夠受持一心而不忘失。「增上力故」,這樣子就有強大的力量,在裡邊要發動。「能正解了一切界義」,因為我們能夠學習佛陀所開示的界差別增上正法,他就有強大的力量,「能正解了一切界義」,那你就能夠正確的通達了所有界的道理。這是「標」,下邊第二科是解「釋」。

    黃二、釋

    【謂種性義及種子義、因義、性義,是其界義。】

      「謂種性義」,這個界差別這個「界」字,是指什麼說的呢?「謂種性義」,就是或者是聲聞種性、辟支佛種性、或者是菩薩的種性;「及種子義」,界差別這個界字,有「種性義」之外,也有「種子義」,他有一種功能,能令你得果報,「種子義」;「因義」,這個為果作因;「性義」,就是這個界差別這個界字,有種性義,有種子義,也有因義,也有性義,性也有功能的意思。「是其界義」,這種性義、種子義、因義、性義,就是這個界差別這個「界」字的意思。

    黃三、結

    【如是名為尋思界義。】

      這是第三科結束這一段。這就叫做「尋思界義」,尋思它是有種性、有種子、有因義、有性義,就是「界義」。

    玄二、尋思事

    【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發起勝解,如是名為尋思界事。】

      這第二科「尋思事」。前面是「尋思義」,這六事的前兩個。

      「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有內、有外的差別,有內六界、有外六界的差別。「發起勝解」,對這個界的內外的差別,在禪定裡面去思惟的時候,你對於這個界差別的認識,就會有了力量了,所以叫做「發起勝解」。「如是名為尋思界事」。

    《披尋記》一二頁:

    《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者:自有情數,說名為內;他有情數,說名為外。》

      「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者:自有情數說名為內」,自己本身屬於有情,是有情的六界,為內。「他有情數」的六界,「說名為外」。這個內、外,這麼解釋。

      這是「尋思事」,下面第三科「尋思相」。分兩科,第一科是「自相」。

    玄三、尋思相(分二科) 黃一、自相

    【又正尋思地為堅相,乃至風為輕動相,識為了別相,空界為虛空相、遍滿色相、無障礙相。是名尋思諸界自相。】

      「尋思」這六法本身的相貌,那麼地水火風:「地」是「堅」固的形相是堅;水是濕;火是暖;風是輕動,「乃至風為輕動」的「相」貌;「識為了別」的「相」貌;「空界為虛空相」,這空界就是虛空的相貌。這虛空這一件事,還不是那麼容易明白的,「遍滿色相」,這個虛空應該是無障礙的境界,但是他裡面遍滿了一切的青黃赤白的相,這個空以顯色,也是一種顯色;比如有太陽出來了,那麼全部是光明,是「遍滿色相」,或者月亮也是光明,或者這個迴色,空以顯色之外,還有一個迴色,都是指虛空說的,是「遍滿色相」;「無障礙相」,總而言之,他是個無障礙的相貌。「是名尋思諸界」的「自相」。

    黃二、共相

    【又正尋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皆是無常乃至無我,是名尋思諸界共相。】

      這是第二科是「共相」。

      「又正尋思此一切界」,地水火風空識,「以要言之皆是無常」,不要說太多,所以舉其要,舉其綱要來說:地水火風空識都是無常相,虛空也是無常,有色法出現的時候,那就有障礙了,就不是虛空了。「乃至無我」,無常、苦、空、無我,都是沒有常恆住、不變易的我體的,「是名尋思諸界」的「共相」。

    玄四、尋思品(分二科) 黃一、釋(分二科) 宇一、黑品攝

    【又正尋思於一合相界差別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顛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

      下邊是第四科「尋思品」,尋思品類的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黑品攝」,屬於黑品的。

      「又正尋思於一合相界差別性」,又正尋思一合相,就是地水火風空識組合在一起,叫「一合相」,這一合相的六界差別的體性,「不了知」,你若是不明白這個一合相,不明白地水火風空識組合起來的。「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由六界的差別所組合的身體,「發起高慢」,你如果不明白無我義的時候,你就會發起高慢心,這高慢心也是很微細的。「便為顛倒」,這就是顛倒。你執著有我,就會有我慢,這個我慢是錯誤的,不應該有我慢,便為顛倒。「黑品所攝」,這是有過失的這一類的東西。「廣說如前」,像前面文那個不淨觀那個地方說的。就是黑品生了我慢,我慢和瞋心有點相似,瞋心之前你一定執著有我,愛著這個我,就是貪,有瞋、有貪、也有愚癡,各式各樣的煩惱。這個煩惱若生起的時候,應該覺悟,不容受煩惱的生起,能夠立刻地把它排除出去,使令它沒有煩惱,令心清淨。如果是你不這樣子,就會招引各式各樣的煩惱,使令你受老病死的苦惱,「廣說如前」。

    宇二、白品攝

    【與上相違,便無顛倒,白品所攝,廣說如前。】

      與上面這一段文不同的,「便無顛倒」,你觀察這個六界所合成身,是無常的、是無我的,你能這樣覺悟呢!把這個智慧增長廣大,你就不會有生老死的這一切苦惱了。「廣說如前」。

    黃二、結

    【如是名為尋思界品。】

      「如是名為尋思界」的「品」類,有白、有黑品的不同。

    玄五、尋思時

    【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六界為緣得入母胎,如是名為尋思界時。】

      「又正尋思」,這個六界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有未來的不同,有「去來今世」的「六界」差別。其中主要是什麼呢?「六界為緣得入母胎」,這就是中有,中有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組合的「為緣」,「得入母胎」這時候你能夠入母胎,入母胎就捨棄了這個中有,就變成生有以後了。「如是名為尋思界」的「時」間,過去是這樣子,未來也是這樣子,現在也是這樣子,除非你得阿羅漢道會有變化。

    《披尋記》一二一頁:

    《六界為緣得入母胎者:〈意地〉中說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乃至廣說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陵本一卷十八頁)當知此中若無產處障礙過患,是即空界為緣;若無種子障礙過患,是即地界乃至風界為緣;阿賴耶識和合依託,是即識界為緣。》

      「六界為緣得入母胎者:〈意地〉中說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三處現前得入母胎」,有沒有記住?「三處現前」,就是有中陰身、有父母合會的這些事情,母親沒有病,正是那個時候,那麼就入母胎。「乃至廣說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得入母胎的相貌就是這樣子。就是乃至廣說一切種子異熟所攝的、能執受的,執受者所依止的,就是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和合依託」,同那個不淨和合,以不淨為它所依託的地方。(陵本一卷十八頁)

      「當知此中若無產處障礙」,產處沒有障礙的過患,「是即空界為緣」。「若無種子障礙過患」,就是父母的不淨,她沒有病,「是即地界乃至風界」,那個不淨還是地水火風組成的為緣。「阿賴耶識和合依託,是即識界為緣」,這是解釋這個六界為緣。

    玄六、尋思理(分二科) 黃一、觀待道理(分二科) 宇一、釋(分二科) 宙一、約真俗辨

    【又正尋思如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數名為舍。如是六界為所依故,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假想等想施設言論,數名為身。】

      「又正尋思如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數名為舍」。這是「尋思理」,前面「尋思品」、「尋思時」都解釋過了。「又正尋思如草木等」,就是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思惟:「如草木等眾緣和合」,就是你要造房子,或者須要草、或者須要木、須要人工各式各樣的,這些眾多的條件,都具足了,組合起來,「圍繞虛空」,由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在虛空,中間有個空間,「數名為舍」那就數名為房舍,這個房舍就是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這就叫「房舍」。

      「如是六界為所依故,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前面說到「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數名為舍」,這是說的譬喻;現在正式說這個禪師所觀的境界。「如是六界為所依故」,這個地水火風空識為所憑藉的,就造成了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就是這些地水火風四大造色,組成了我們的身體裡面的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也是!它也圍繞著虛空。

      「假想等想施設言論,數名為身」,這個時候,從無始劫來,有智慧的人就在這裡面「假想」,有一個暫時有這樣的想法,「等想」就是經過一個時期,就是有眾多差別的思惟觀察。「施設言論」,因為有想,有等想的關係,就會安排出來各式各樣的名言,什麼名言呢?「數名為身」,就是把這件事,給它個名字,叫做「身體」。

    宙二、約因緣辨

    【復由宿世諸業煩惱及自種子以為因緣。】

      前邊是說「約真俗辨」,這個眾多因緣這是一個俗諦,世俗諦;由這個世俗諦可以看出來,是沒有我可得的,所以這是「約真俗辨」。

      「復由宿世諸業煩惱」,這是第二科「約因緣辨」,要因緣,得到因緣才能生起。「復由宿世諸業煩惱」,還有過去世造的業力,或者是福業,或者罪業,或者不動業。「及自種子以為因緣」,造了業就熏習了種子,以此種子為因緣,那麼就出現這個生命體了;若是胎生,當然還要父母的幫助。

    宇二、結

    【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前面這就是依據「觀待」的「道理」,思惟「諸界」的「差別道理」。

    黃二、餘三道理(分二科) 宇一、別釋

    【又正尋思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憍慢。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

      這是「餘三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這先說「證成道理」。

      又「於如是」六「界差別觀」,你能夠努力地修習、多修習,「能斷憍慢」,就把這個我慢心消滅了,因為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慢了。「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這樣尋思,這個依六界觀,觀察六界組合成身體,沒有我可得,沒有我慢可得,你這麼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這是有佛陀的法語開示我們這樣修行的。「有內證智」,你這樣修行久了,你就開智慧,知道是無常、無我的。「有比度法」,你能這樣觀察修這六界法門,那就知道能得聖道;也知道你不修六界這個觀察,你就不能得聖道。所以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前面解釋了。

    宇二、總結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地三、結

    【是名: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這個觀十二緣起觀,是一種觀法;修「六界差別所緣」,又是一種修行的方法。這個方法,懶人比較合適,因為它簡單;十二緣起,那就複雜一點。這是把這一段文結束。
    (2018.1.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p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