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它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而且,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完全一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所以马克思主义也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
2.请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分析如何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现代意义
劳动价值论包括商品及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等基本内容。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商品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两者对立统一;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且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理论,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理论,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供了指导思想;第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4.请谈谈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贡献
20世纪是中国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大变动年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世纪伟人。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始目标——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得以实现。此外,毛泽东首先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带领中国人民极大地提升了国际地位。可以说毛泽东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创建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为新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使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第一次有了清晰而切实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提出“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构想,指导我们顺利地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对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理论和他的品格风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宝贵精神财富。
5.简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以的基本特征包含以下几点:
第1, 马克思主义基本和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即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客观事实性和自我批判性相统一。
第2,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3,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彻底的科学性。
第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它的内容包括: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无差别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该原理说明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2、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8.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摆正“好”与“快”、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等发展的辩证法和方法论,他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思想,揭示了各个理念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体现了整体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了全局观,有利于解决中国发展矛盾和发展难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发展矛盾的最新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是动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方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方向,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战略,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9.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系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着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这就使得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领导和组织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这一根本准则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和切实的贯彻和体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0.论述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回答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不断探索物质世界的精神武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拒性。因此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因此,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我们要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矛盾是特殊的,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全面深化改革要抓关键、看主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其牵引作用。同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也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第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面深化改革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第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群众导向,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是客观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11.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强起来”的进军号角。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具有显著的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一是主题的鲜明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赋予我们党必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理论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这一重大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理论的系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思想的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联系,具有客观真理性和科学性。四是内容的开放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系统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五是实践的指导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运用于新时代的实践,运用于指导当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12.简述党的群众路线哲学原理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运用和生动体现,二者上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从实践到认识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再正确、再生动、更丰富的过程。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党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创造了历史发展。历史发展的方向与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个人只能影响历史的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的方向和趋势,即便是历史人物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党工作的路线为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
群众路线
试论述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个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一切认识的真正来源。只有通过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把群众的实践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领导者的决策,我们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领导者如果不从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同样,党要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改造世界的任务,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为此,必须将从群众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成为千百万人民群众实践的武器。
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现实中的人及其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在建设实践中,要求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紧紧依靠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违法复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主要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可加速和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评价历史人物要实事求是,运用历史分析法与阶级分析法。
1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一方面,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另一方面,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试论述如何正确理解人的价值,这一理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何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理解人的价值:
①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能脱离人所有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的价值问题。必须批判抽象人性论的价值观,如实地把人的价值看作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通过对人的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分析,阐明人的价值的真实意义。
②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价值,归根到底都是事物对一定具体的人的价值。主体只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神或观念、物等等。所谓“人的价值”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在这里,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指一定的人。作为主体的人,是指价值的享用者、占有者、获取者;作为客体的人,是指价值的创造者、提供者、贡献者。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类所享用的一切价值,都是人类经过每一代人的手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人类的每一创造和劳动,都是以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的。因此,人的价值就其总体和实质来说,是人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价值,是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以人是主客体的统一这个观点为基础的人的价值观,才是科学的、革命的价值观。
③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只能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得到生存和发展。但社会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任何个别的个人,它是世代延续着和活动着的无数个人的整体。从这一点出发理解人的价值,首先必须把人的价值与个人价值加以区分。人的价值不仅包括个人的价值,而且包括集体、阶级、民族和国家的价值。从根本的意义来说,正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价值,才是最高意义上的人的价值。
这一理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自我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要反对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的片面观点,要正确处理个人自我价值与为社会、他人作奉献的关系。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论还告诉我们: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如何正确理解人的价值。
答: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于社会、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的主客体双重地位,决定了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即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于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通常表现为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即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个人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社会和他人对个人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通常表现为社会和他人对个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人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人的个人价值在于社会对他的尊重和满足,因而人在实现其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决定并制约着人的个人的价值,人的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的多少。
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的劳动职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归结为人的社会关系。人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表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本质。所以“人是什么”的问题,就同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同义同一的。社会关系是个人成为社会化的人,人们从社会关系中形成并获得自己的社会性,从而确定了自己是人的社会本质。因此,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4.人类共同价值和资本主义所谓的普世价值的不同
2015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共同价值,其实是指主体间为满足共同的需求、实现共同的利益而达成的价值共识,是一种共识价值。这样的价值现象是广泛存在的,它可以在社会的不同层面达成,如个体之间的价值共识,群体之间的价值共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价值共识,国与国之间的价值共识,各国之间的价值共识,甚至全人类的价值共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或共识价值首先源于人类的共同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面临困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全球卫生、恐怖主义、核战争等,产生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前所未有地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在如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就会达成某些共识,形成共同价值。另外,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各国人民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传播、学习、互鉴中,也会形成对有一定普遍性的某些基本价值的认可。如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就是当今时代各国人民在解决自身问题和对外交往中形成的基本共识,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客观需要。
对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概括起来是指存在一种为普天下所有的人共同接受、并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始终,亦即普遍适用、永恒存在的价值。它打破了所有民族、种族、阶级、国家的界限,也超越了一切文明、宗教、信仰的差异,并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有任何的改变。这种“普世性”的价值无论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不可能存在。价值实际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是由实践决定的,而实践总是在运动、发展,因而人们的认识包括价值认识也会发展、变化,不会是永恒不变的。所谓“普世价值”带有某些国家把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及其模式说成世界普遍适用之意,是他们用自己的尺子来衡量世界,不管你的情况如何都必须接受。因此,“普世价值”概念的主动权并不在每个国家自己手里,而是在西方某些国家那里,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15.论述如何理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理论。⑴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⑵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⑶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所以,生产力决定社会形态.一旦生产力进步了,超出原有的社会形态所能承受了,就会爆发,摧毁原有社会形态,推动社会进步。它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需要一定时间条件的,在这个条件具备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所谓“两个必然”,指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指的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进一步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的科学信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辩证关系:第一,“两个必然”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两个决不会”进一步为这种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两个必然”的思想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强调的是实现“两个必然”的客观条件,是对“两个必然”思想的补充和发展;第三,我们既要坚信“两个必然”,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又要坚信“两个决不会”,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历史过程,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奋斗.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决定了“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的思想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
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这种基本矛盾,第一,反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西方国家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可避免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第二,反映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符合一般规律的现象,历史具有复杂性,发展具有曲折性.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遭到资产阶级的阻挠和反抗,导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第二: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而另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仍继续存在和发展.因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第三: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要经过反复的较量和斗争.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彻底消灭剥削制度,实现这一目标,全面战胜资本主义,必然要经过反复的较量和斗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能在一定范围内容纳现实生产力;社会主义还没有高度发达。
16.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房价上涨的问题,如买房与贫富差距、与收入等。
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房价上涨是因为买方(炒作团队也属于买方)需求大于卖方(惜售也要归结到卖方小的方面)需求,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是物质.卖方提高销售价格,这是意识.
第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房价上涨是建筑原材料上涨的结果,这一规律是客观的,成本上涨,房价必然上涨;但开发商、建筑商及中介机构又利用这一规律,掩盖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房产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房价虚高的现实,而开发商等人从中渔利.
第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价上涨带动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又拉动房价上涨.这一联系是客观的,在经济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第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房价上涨,这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规律,这是内因;外部力量影响,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间商、地方政府利用市场规律,为了追逐暴利,为了地方税收,为了头上乌纱,不惜一切,以房地产立市,以房价高为荣.
2,房地产作为一个普通产业,与其他产业无异.但由于产业内部利润巨大,外部力量不加约束,慢慢形成了现在房价上涨的现象,以至于现在严重脱离现实.很多地区的实例已经证明,严重脱离成本区的商品,最终会泡沫破裂,比如香港楼市,日本楼市,这是量变而质变的道理.
第五,用矛盾的观点:
1,矛盾无处不在,开发商利益与民众渴求房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另外,这必然会造成民众与政府的对立矛盾.
2,矛盾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必须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知道有矛有盾,又必须认识到哪方更重.是应该以地方政府收入为重,还是该以民众需求为重;是该以财税收入为重,还是该以民众生活质量为重?
第六,感性认识反映现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房价上涨是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失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和谐.
2,普通家庭两、三代人的积蓄为了后代而买房,每套房产就能够消灭一个中国的中产阶级,可见这一现象的危害之深,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藏富于民,民的财富大部分被严重不公平的再分配,导致贫富差距剧烈拉大,家庭积蓄严重缩水,人民生存安全感降低,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本质.
17.物质与运动,及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8.社会主义核心本质 ,怎样理解: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具有首要的基础性的地位.
发展生产力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因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所要求的.社会主义建立之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否则,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点.尤其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一点更加重要.
解放生产力即是消灭社会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时生产力的发展不受束缚,发展生产力即是通过各种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提高。解放生产力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建立什么样的体制来发挥这一制度的优越性,还有一个过程.如果所建立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那就无法做到发展生产力.否则,由于体制问题,生产力还是不能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所以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
同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它为后者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和改革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社会条件.有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避免剥削制度的复辟,和两极分化的出现.
1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历史的产物。
另一方面,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这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表现: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改变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20.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性?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还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意识、物质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要在实践生活中正确发挥意识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己的“物化”过程。所谓意识的“物化”,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是世界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
21.简述垄断资本的本质。
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谈谈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会和心得。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消极地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它作为不同于社会存在的特殊领域,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属于社会意识,是正确的科学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能预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要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重要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要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23.试述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规模是由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决定的。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的内在必然联系。它是对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资本积累过程对无产阶级命运影响的科学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阶级对抗性。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个别资本是通过资本的积累、积聚和集中这些形式增大的,从而使社会财富有利于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发生质的变化,使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越来越小。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要求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从而更加剧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可见,资本积累过程从资产阶级方面来说,就是资本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集中的过程,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
马克思正是通过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以此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采取群众容易接受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刻的道理,让受众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坚定群众的信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变成强大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是及时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系统的理论,使党的理论切实反映民声,合乎群众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各具特性、各司其能,它们之间功能各异。中国化是核心、灵魂、总原则,中国化规制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本性质,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发展方向必然受到中国化的约束。时代化是关键、形象、标识,中国化和大众化是在时代主题中实现的,时代化彰显了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特征。大众化是基础、前提、条件,只有将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成果真正地贴近群众生活、进入百姓头脑,才能表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群众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三化的实质,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不同时期的问题,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三化并非绝对均衡地发展,而是在不同的时空联系中,以非均衡的方式在动态运动中实现辩证统一、曲折前进、螺旋上升。总的说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共同塑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发展的最强音,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的主旋律,它们之间的紧密结合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25.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具有一致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思想路线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思想路线的统一具体表现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论。思想路线是哲学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即作为指导思想而体现于实际工作各个方面的哲学路线。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最精练、最简要的概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又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表现在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具体化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实践,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和群众的实践活动作为党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4)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而不是旧唯物主义的机械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理论依据。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就是要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的过程。党的思想路线正是体现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历史的经验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是否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总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我们的思想和理论才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党的思想路线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统一的。
26.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论述如何在我国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①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阐述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②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的来说是比较低的,并且发展不平衡,既有现代化的大生产,又存在着以手工业为主的农业和手工业,这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必然要求有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同它相适应。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这种从国有经济到个体私营经济的多层次的经济结构,适应多层次的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各个层次的生产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是十分必要和正确的。
③我国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a.应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按照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要求,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分类改革,特别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打破行政性垄断;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监管透明度。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行为,防止片面的“国退民进”、“只讲退‟不讲进‟”的倾向。
b.应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c.还应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7.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经济危机具有必然性,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当前的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只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形势下的表现形式的差异,从根本上说,当今的经济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仍然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经济危机有不可取代的指导意义。首先,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依然适应。当代的经济危机不仅有实际物质产品的过剩问题,同时还有虚拟金融产品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泛滥的问题。因此,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同时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规律依然适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所以也就无法彻底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要想消除经济危机,根本解决方式在于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28、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遵循客观规律。
29、简述垄断条件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手段,扩大规模,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30、论述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启示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同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历史选择性是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它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二者联系在于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的选择,取决于民族利益、国际交往和对历史必然性与本民族特点的把握。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就是与这种正确的把握直接相关,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
31.论述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它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两个方面。所谓价值补偿,就是社会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如何出卖,实现其价值的问题。所谓实物替换,就是资本家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工人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要求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在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含了许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也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货币作用
基于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资金问题仍然是全国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部门发展经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完成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还需要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必须运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这才会使货币成为再生产的起点。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积累、消费的比例问题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含了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的分析,在社会再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经济部门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按照比例协调发展。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经济结构调整
前文提到,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则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的,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得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该协调好三大部类产业结构。
32.为什么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第一,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第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第三,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经济体制及相关体制的改革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33.试论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当前实践的指导意义。
内因与外因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因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内部矛盾。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则是外部矛盾,即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具体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时,既要看到内因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在坚持“内因论”的前提下,不忽视外因的作用。形而上学则与之相反,主张“外因论”。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完全是由外力推动的。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内因是事物的根据,首先依*我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第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必须坚持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地借鉴和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加以消化和吸收,使外因通过内因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34.试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正确认识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2方面含义 :
(1)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这种关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着稳定、联合、团结、统一的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稳定任何发展都是无法进行的。
发展是改革的前期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减弱,而其他社会的次要矛盾就会加强,使社会的矛盾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新的改革,使社会得以继续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改革的目的和前提是稳定,任何的改革都是以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使人们生活更加为目的,这就必须使社会稳定,因此,稳定是改革的目的。而且,如果社会动荡,就无法谈论任何改革,所以,稳定也是改革的前提。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就是我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35.试论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何意义。
答: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无限的。
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神话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意义个人理解。
36.如何理解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⑴ 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性和归路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⑵ 价值原则是人们总要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⑶ 在人的活动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各有其特点,因而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而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②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③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性原则。
⑷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突出地表现为两者相互贯通,相互引导和检验标准的一体化。①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②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③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共同的检验标准。
37.试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信其千真万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果的精髓
二、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 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理论与实践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操作指导。
理论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把实事求是明确规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从而使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把解放思想作为实事求是的题中应之义,从而使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成为了一个有机的科学整体。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完整表述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提出要把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开展两条战线上的反倾向斗争联系起来。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从理论与实践上为党的政治路线的确定和贯彻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
实践意义:(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并将继续为建设和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提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操作指导。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开创了并将继续推动我们开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形成和发展了并继续推动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8.如何理解国家的本质。简述国体和政体的相互联系。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家是政治权力机关。它一般由立法、行政、司法等政权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构组成。
第二,国家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统治阶级所需的程序。
第三,国家的统治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从而政治上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
39.国体和政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性质。比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比如总统制、议会制等。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者关系:1、政体和国体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不可分割。没有政体,国体无从体现,没有国体,政体无从存在。 2、国体是政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政体的存在形态。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体与之相匹配。 3、政体是国体的体现和反映,对国体有能动的反作用。当政权组织形式适合于国家性知识,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服务作用;当政权组织形式不适合于国家性质的时候,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破坏作用。
40.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及这种反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41.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而且,社会革命还能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们群众。
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4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任务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43.简述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的表现。
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社会形态发展有着多样性。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的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有些国家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会显现出不同特点。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44.说明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各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的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担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它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从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众历史活动的对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括以下三层: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二: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
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义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假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社会变革实现的。
4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⑴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成果的正确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旧哲学,没有能够正确地揭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它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⑵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相分离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是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使辩证法成为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依赖,互为前提,是同时铸成的一块整钢。
⑶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旧哲学从总体上说是剥削阶级哲学,它反映的是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和人类进步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⑷在本质特征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经受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各门具体科学发展为依据,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创新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创新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科学性和创新性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研究对象、内容、作用和本质特征四个方面,形成与旧哲学完全不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6.如何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预示着党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历史任务做出了新的战略安排,这就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对新时代的基本路线进行充实和完善,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变化趋势、外部条件等,精准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2.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由发展阶段决定。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3.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与过去相比,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连续性,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
4.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不断变化的特点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要延续上百年的历史阶段,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长期坚持。
47.简述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速一直维持中高速发展水平,中国GDP在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15位(3679亿元)提升到现在的世界第二(744127亿元);科技教育快速发展,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移动支付、网上购物……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走进了世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便捷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称之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村通、养老制度、医保制度、扶贫制度等大量民生工程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改革开放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环境和资源状况带来的严峻挑战,贫富差距,特权与垄断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从过去的历史发展角度看,改革是促进国富民强的有力法宝。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只有依靠改革才能实现繁荣富强,如果不搞改革,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必然遭致落后挨打。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二、从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看,改革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动力源泉。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核心就是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方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三、从未来的目标战略规划看,改革是实现宏伟目标的保障力量。党的十九大制定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步走”宏伟战略目标,为我国的长期发展绘制了蓝图。实现宏伟蓝图的过程是艰辛的、道路是曲折的,必须要依靠不断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一方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解决新问题不能还是用老办法,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的理念和全新的思路来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也必然会不断提高。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地适应新的科学技术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不断地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48.简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方向重点及应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新认识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会首次定义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中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的现实问题。
全会首次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是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举措。这必将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互公平竞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50.如何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正确认识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应该认识到,经济“新常态”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供给侧需要长期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增长动力不足、供需结构错位两大问题进行结构性改革,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根本动力。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需要主动作为,而改革创新是根本出路。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修修补补的体制机制调整,而是自我革命式的全面革新。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的破除,将打破利益固化籓篱,解除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激发经济活力;经济增长机制转换和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将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根本保障。
另一方面,要保持平常心态和战略定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是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还不长,在经济转型期暴露一些问题,甚至出一点局部、可控的危机,并不一定是坏事。不经历转型期的风浪、不经过困难局面的磨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大可能走向成熟和稳固。改革是一个系统的、长远的工程,不能因为短期出现的小问题而搁置。对此,在战略上要保持平常心态,同时要保持改革的决心不动摇。
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新任务,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消费和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实现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1.为什么要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52.如何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脉相承,既是继承,也是发展,是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方向、路径和着力点的精辟概括。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一,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大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国成功实现创新驱动转型的秘诀都是顺应技术趋势和经济规律,主动求变、勇于创新。第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要素条件和组织方式,使传统经济模式变革具备了现实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历史性交汇,这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难得机遇。第三,纵观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阶段特征,改革开放释放了发展红利,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条件逐步成熟,能量开始集聚,要素和投资瓶颈已形成“倒逼”态势,这些都为我们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完成好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53.全面依法治国的依据、总目标和原则?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5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统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三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原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政治前提,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党的领导既是历史形成的,同时也为今天中国改革与发展所必需。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难题层出不穷,挑战极为严峻,没有一个集中统一、强有力的政党领导绝对不行。所以,中国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绝对不能动摇党的领导,相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让人民当家作主。基于此,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更好地落实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和实现人民各方面的民主权利。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涉及两个相关方面:一是党的领导,一是人民当家作主。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来说,两方面缺一不可。而当两者存在矛盾时,就必须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轨道,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法制化,用法治来消除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矛盾和不一致之处,实现矛盾双方的和谐结合。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提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统一”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55. 简述农村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的意义和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特点是区域瞄准,即选择一定的贫困区域进行重点扶持。然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带动了贫困人口的脱贫,但同时也使贫困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依靠经济增长来进一步推动贫困人口下降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来直接对贫困人口进行扶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精准扶贫就是为了增加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抵消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一、精准扶贫有助于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战略全局。精准扶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役。
二、精准扶贫有助于老少边穷人民发展史的转变
贫富分化是一道世界性的发展难题。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仅是中国政府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必须理性地承认,贫富分化是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和结果。精准扶贫,就是在如何处理好全面建设与重点扶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之而建立的一种良性互动机制。
三、精准扶贫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是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多少代人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目标。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即价值追求和制度设计的有机统一。精准扶贫就是求同共富的方法论。
为了落实精准扶贫方略,习近平提出“六个精准”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
时政热点+哲学原理:
1.文化自信
a.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即包含肯定的否定。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扬弃。
b.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哲学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合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生态文明
a.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主要来源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措施是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b.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其极限叫关节点,超出关节点,事物就达到新的质量统一。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要通过实践获得人类必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又要防止过度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环境和生态问题,危机人类永续发展。
c.地理环境是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生态优势也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3.改革开放
a.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扩大开放的决策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的方式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全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扩大开放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种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既要立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面深化改革,又要积极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建设的世界文明成果,争取外援,全面扩大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用辩证矛盾的原理分析如何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
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扩大开放中,存在国内国际诸多矛盾,矛盾是普遍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矛盾又是特殊的,矛盾及其两个方面各有特点,不用的矛盾和方面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法,面对任何矛盾双方,尤其在对外开放的双边国际关系中,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种把握对立,做到同中存异,异中求同。
4.理论创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如何体现认识本质和规律的?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人民群众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实践主体的能动性。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十八大以来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两个一百年”目标等新的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循环往复的演进过程。认识过程还是从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从偶然中发展必然的过程。从抽象通过逻辑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2)运用真理的相关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统一的客观真理。二者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相互包含和辩证转化的。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总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是由无数个相对真理所构成的),真理是一个不断的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以大量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具有科学性,是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又是与时俱进的,具有革命性,是相对真理。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如何做到实践基础上不断地理论创新?
在实践中形成对事物的真理性。理论性认识必须做到:第一,在实践中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偶然性中把握必然性,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且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指导实践创新。
5.创新驱动
(1)请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说明科技创新应发挥哪些因素?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指理性直观和思维,具有指导、解释和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和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生产力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智能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科技融入生产力基本要素越多,生产力越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现代社会中,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简述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及解决办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革命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技的发展如同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普遍性、根本性问题——人口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等。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科学技术作业的实现即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提高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利用水平,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科学发展观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4)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
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是不是”与“该不该”问题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有着自身的内在技术动力和社会动因。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价中,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这里涉及的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就会存在着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产生的价值问题。人们之所以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和评价,这其中就与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有关。在对人工智能的评价中,我们要处理好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1—“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如何理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第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实现了党制定的两个百年目标;第二,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第二个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小康、民族复兴是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交融的任务。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所以,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2)为了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庄严承诺,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六是坚持党的领导。
2—G20峰会
(1)中国是如何为当今世界经济把准脉并开出药方的?
第一,杭州峰会推动二十国集团实现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转型,巩固了其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的地位。峰会达成的5项共识(杭州共识),就是其中体现。第二,杭州峰会形成了一些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实现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合作筑牢根基的总体目标。在这次峰会上,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突出的位置。第三,杭州峰会也让世界认识到发挥好二十国集团国家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作用的重要性。必须坚持走创新改革之路、完善治理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和共同发展之路。
(2)如何理解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的是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政的药方?
首先,全球经济治理与全球紧急发展紧密相连。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政治安全冲突、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和挑战,完善和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凸显。
其次,随着时代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只需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共同构建公正高效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开放透明的贸易治理格局、绿色低碳的能源治理格局、包容联动的发展治理格局。
3—供给侧改革
(1)如何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二是结构性的,供给侧结构错配严重。需求管理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2)结合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的区别,说明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中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做出抉择。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4—“长征”胜利80周年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公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说明长征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中保存下来的力量,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迎来了中国的新局面。
如何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
当年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抗战8年改为14年,从1931年918事变开始
5—“南海问题”
(1)为什么中国表示南海仲裁案的裁决“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第一,仲裁的提起是不合法的。第二,仲裁庭的成立不合法。第三,仲裁的结果不合法。仲裁案是城外国家插手南海问题的一个典型反面案例。南海仲裁案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图谋,由始至终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因此,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2)中国关于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中国提出了“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中国强调,双边对话才是解决之道;美国、日本等城外国家不要添乱。
6—国家宪法宣传日12.4
(1)为什么要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宪法宣誓不仅以庄严的仪式唤起宣誓者对宪法、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尊重;从行政伦理上说,它更超越了仪式而成为一种郑重承诺,系宣誓者对宪法所规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确认。
(2)说明加强宪法实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第一,要加强宪法实施。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加强宪法实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二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这一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普及宪法知识。三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法,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改变,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改变,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现在面对的新问题,是人民需要质量更高、更安全、科技含量更高、更个性化的优质消费品,但供给不充分,这方面的需求还得不到充分满足。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论述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就是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分)
(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国家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5分)
参考答案:
(1)在矛盾群中存在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在矛盾群中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分化从属作用的方面,所以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方面,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5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深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进入新时代,要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坚定不移实现伟大梦想,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上升为全党统一意志,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人民网(2017年10月24日、11月3日、11月6日)、新华网(2017年10月24日、11月17日)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5分)
(2)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5分)
参考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7题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请老人坐在自己身边的暖心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同时也让大家记住了这位93岁高龄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黄旭华随同学在向内地转移途中,看到无数城市在日军的轰炸下华为了废墟,年少的黄旭华默默思考: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
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回国7年多,他作为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科技团队只争朝夕、顽强拼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秉承“国家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想殚精竭虑......
黄大年的一生从“物探操作员”到“地球物理学家”,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7月13日)、《光明日报》(2017年7月24日)
(1)为什么说青年时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6分)
(2)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4分)
参考答案:
(1)理想与信念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材料中的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青年时期即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二,提供前进动力。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材料中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正是在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对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塑造高尚的人格。材料中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的成功离不开个人高尚的人格。
因此,青年时代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
(2)材料通过对黄大年等人物事迹的阐释,使我们知道青年学生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第一,立志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第二,立志做大事。青年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第三,立志须躬行。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地学习和工作中。
第四,伟大出自平凡。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
38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披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一些人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以致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动。曾经的经济全球化“推手”美国,不仅反对多边贸易体系,而且主张以“美国主义”替代“全球主义”;曾经的区域一体化“标杆”欧盟,不仅遭遇了英国“硬脱欧”,而且其他几个老牌发达国家也持续上演“投票箱大戏”,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情绪甚嚣尘上……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横生波折,一时间陷入困境。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向一致,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包容、和谐发展,对于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人民日报》(2017年)
(1)为何要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
(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英国脱欧、特朗普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增长放缓,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应对危机,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向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即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
(2)“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目前,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哲学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首先,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在生活实践中人人都会自发地形成不系统的、朴素的世界观。但自发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它是哲学家在概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形成的、用以说明和解释世界的、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
其次,从哲学和方法论的关系来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最一般的、最根本的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不同,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所以,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一部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第一,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对世界上多种多样事物和现象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揭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从而也就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
10.为什么说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有决定意义的环节: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更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的社会产物。第一,劳动使猿脑进化成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促进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所以,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11.什么是意识的本质?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本质要从意识产生的机制和意识的内容两方面来揭示,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完善的特殊物质器官,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则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是与人脑本身的复杂结构和它的特殊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能在物质世界中找到“原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论是在具体反映形式、主体反映的差异性,还是在反映正确与否的程度上,都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因为意识总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割裂意识的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前者夸大意识的主观特性,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后者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意识当作人脑的“分泌物”,否认了意识主观性的特点。
1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并分析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的回答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即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其次,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没有物质就没有反映;再次,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看,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发挥的程度,都受到物质运动及其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即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坚持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也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把意识夸大成为脱离物质的绝对力量,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他们抹煞和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可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没能正确解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3.简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即在一定的联系中存在与发展的。形而上学则只看到事物之间的区别与对立,否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常常认为“非此即彼”,采用片面、孤立地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第二,发展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不断运动和永恒发展。形而上学则往往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否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当其谈论运动时,又只承认数量的增减与场所的变更,而否认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此形成了静止不变的、僵化的思维方式。
第三,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把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及其作用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1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为认识世界的过程即认识矛盾,改造世界的过程即解决矛盾。
第四,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15.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⑴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决定论,因为人们的行动是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制约的,只有遵循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去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⑵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由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学会用有机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16.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发展指那些具有前进性、上升性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其本质是事物的新陈代谢,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必然会代替旧事物,这是由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能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比旧事物在整体上具有优越性。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而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17.什么是辩证法讲的矛盾?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何在?
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要地说,就是对立统一。辩证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
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自相冲突。逻辑矛盾是主观的,是思维混乱的表现,是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是人们在思维中应注意避免和排除的。
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是不同的,不能混淆。混淆二者,就会导致否认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错误。同时,也要看到,辩证矛盾要以排除逻辑矛盾为前提,它是辩证法的前提和出发点,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是不能否认和排除的。
18.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关系如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也叫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相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着向自已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表现为:
首先,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作用相反。同一性的作用是连结、合作、维持平衡;斗争性的作用是排斥、分离、打破平衡。第二,二者的性质和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互相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包含着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为前提,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性;同时,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对立的双方就不能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无法构成矛盾。另一方面,同一性与斗争性又相互规定,相互制约。既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矛盾都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
19.为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共同作用的结果。
矛盾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彼此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为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只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事物才有相对稳定性,才能存在,在此基础上,事物才能发展。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吸收和利用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共同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造成矛盾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使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为质变创造条件。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促成矛盾转化,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实现事物的质变。
总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的作用相互结合、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20.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任何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每一事物发展的自始至终也充满着矛盾。即从空间上来看,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从时间上考察,矛盾是无时不有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矛盾,即树立矛盾分析方法。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各个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把握矛盾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一、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也是正确地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的前提。不同矛盾只能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21.什么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各种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各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的错误。一方面,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尤其要考察矛盾之间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反对割裂矛盾之间以及矛盾双方辩证统一关系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另一方面,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防止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
22.什么是质和量?认识质和量有何实践意义?
所谓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是通过事物的各方面的属性体现出来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所谓量,就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
对事物质的认识即定性分析,这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把它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对事物量的认识即定量分析,这是在质的基础上的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科学的结论。
23.什么是度?掌握度的意义是什么?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已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掌握度的意义在于: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对事物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二、对事物度的认识,要求掌握“适度原则”,懂得在什么时候把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什么时候可以或必须冲破度的限制,积极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中国古人说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掌握火候”等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适度原则”的重要性。
24.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表现在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量变、质变的相互渗透中。
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一、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事物性质的变化;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和构成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事物性质的变化。二、质变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爆发式的质变,通常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另一种是非爆发式的质变,通常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
量变、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在:一、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部分质变区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况。前者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后者是指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事物的全局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但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发生了性质的变化。二、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扩张,即新质要素在数量上迅速扩展,直至新质完全代替旧质。要注意,不能把部分质变与量变或根本质变相混同,也不能把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与一般量变相混同。
25.什么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何理解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的因素。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相互对立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统一性。首先,肯定与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其次,肯定与否定相互包含,肯定之中有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最后,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还相互转化。
26.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
⑴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指出事物的运动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表现形式上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⑵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否定之否定的根源。由事物的自身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总是要经过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三个阶段、两次转化,完成一个周期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⑶事物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发展,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首先,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都是既克服、又保留。所以,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其次,由于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事物发展仿佛回到了出发点,使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这表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最后,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
27.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趋势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确定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二者首先是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含义不同。必然性是必定要发生的趋势,偶然性是并非必定要发生的趋势。第二,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而偶然性则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引起的。第三,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前途和命运;而偶然性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它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统一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第二,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第三,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相互转化。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中十分重要。第一,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第二,必须重视偶然性,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推进事物的发展。
28.如何理解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它是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人们必须借助于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是: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具体、多种多样的,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它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反映,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另一方面,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产生与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首先,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决定了建立科学理论的必要性,因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以探索事物本质为目标的,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人的认识也同样如此。其次,两者又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说明了科学理论建立的可能性,因为一切科学理论的建立无不都是在实践基础上透过现象去完成对本质目标的探索的。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切唯物主义都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在认识问题上必然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物质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把认识看作不过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论是各派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它首先强调,认识只能来源于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反映者依赖于被反映者,离开了客观世界,失去了反映对象,认识就无从产生。其次主张,认识能够提供物质世界的正确映像,即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坚持可知论的原则。
一切唯心主义都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在认识问题上必然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先验论是各派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不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是在抽象的形式下无限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先于经验而存在的。而他们所谓的客观世界同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世界不是一回事,纯粹是一种观念的产物。实际上根本取消了客观的物质世界。
2.什么是不可知论?为什么说实践是对不可知论最用力的驳斥?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认人类能够认识或能够充分认识外部世界的学说。不可知论一般并不直接否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是回避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英国哲学家休谟和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而且实践能够创造新的认识工具以弥补人的感觉器官的不足,不断扩大和加强人的感知能力;进而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能透过现象把握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什么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什么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它们都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共同原则,但是两者又有原则的区别。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第一个特点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发展。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反映论由于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因而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第二个特点是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问题的辩证关系。与此相反,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反映论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从而不能正确解决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问题的辩证关系。
4.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属性,其基本形式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
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属性。认识客体的基本形式包括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价值关系是指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两方面关系的基础。
5.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发展着的人类活动。
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生产实践。它是人们制造并运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这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于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8.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求和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每一新课题的解决都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相关的经验材料、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突破主体生理器官的局限性,从而不断扩大主体的视野,增强主体的感知能力,使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推动人的认识深化和发展。
10.什么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认识第一次飞跃的条件是什么?
认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即使认识超出对事物的感性直观而深入到事物的内在本质。
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掌握大量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越全面、越丰富,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理性认识才越正确、越可靠。因此,必须深入实际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创造。即经过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1.简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和正确实现这次飞跃的条件。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一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化为群众的行动,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修正和发展。
要正确地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把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三,理论付诸实践,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12.为什么认识要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什么?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因为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受到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客观条件来看,在认识对象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展开和暴露过程;在认识手段上,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制约着人的认识。从主观条件来看,认识受到主体自身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经验以及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甚至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人的认识。因此,认识中发生错误是难免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客观世界无限广大,事物本身无限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也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就是无限发展的、永无止境的。
综合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可以概括出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这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日新月异、永无止境地发展。
13.简述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1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价值性的关系。
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价值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也具有价值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和功能。
真理是客观性和价值性的对立统一。就两者的对立来看,真理本身强调的是物的客观性的尺度,而价值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尺度;真理主要体现的是客观条件对人的制约性,而价值主要体现的是人在活动中的目的性;真理强调的是统一性,价值体现的是多样性。
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价值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的,失去了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的认识,是谈不上真理的价值性。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观真理,它反映和体现着真理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它通过注入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实践活动来展现出来。主体能力发挥得越充分,掌握的真理越多,这反过来又更增强了主体的能力。所以,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割裂两者关系必然导致实用主义和机械反映论。
1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性和无条件性。具体说来,是指:⑴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⑵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即每一真理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的思维有至上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这种有限性和有条件性表现在:⑴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或某些具体过程的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内容上都是无限的,总还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承认世界还有未被认识的东西,我们的认识还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⑵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具体事物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近似正确的反映,任何具体的认识都不可能穷尽事物的一切方面。承认真理是对世界近似正确的反映,还有的于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16.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统一表现在:一、两者相互依存。真理是在与谬误相比较中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二、真理与谬误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
17.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就是说:一、在任何情况下,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是唯一的,除了实践之外没有其它标准,这一点是确定不移的,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能够最终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定,这一点也是绝对的、确定无疑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实践检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任何具体实践总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就是说:一、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某一历史阶段的实践活动,不可能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这一历史阶段的所有认识。二、实践是发展的,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一种认识的真理性即使已被实践所证实,仍需要接受今后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历史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实践也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因而一时一地的实践检验总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18.简述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所谓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判断正确性的思维方法。
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⑴逻辑证明能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⑵逻辑证明可以证明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⑶逻辑证明可以为实践的计划、方案、设计等作可行性论证,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逻辑证明虽然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不能取代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因为⑴逻辑证明的前提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还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⑵逻辑证明的规则也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无数次检验、证明才上升、内化为思维形式的;⑶逻辑证明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仍然需要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所以,逻辑证明虽然是人们认识真理、论证真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它只能依赖于实践标准,作为实践标准的必要补充,而不能代替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说明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要点: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掌握以下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对杰出人物作阶级分析。
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因此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析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3简述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的表现
答案要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历史发展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其主要表现是:
(1)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以奴隶社会为例,西欧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高于东方,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也较东方发达;西欧主要实行奴隶主私人土地所有制,东方主要实行奴隶主的国家土地所有制;西欧的奴隶主直接驱使和强制奴隶从事较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东方的奴隶主则较多地使奴隶从事家务劳动;等等。
(2)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典型意义不同。某一国家在某个社会形态发展得比较典型,在另一个社会形态则可能成为落伍者,发展得不够典型。例如,古希腊、罗马是奴隶制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英、法两国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中国则是封建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
(3)人类社会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法国1789年的资本阶级大革命反封建最为彻底,而德国和日本向资本主义过渡则通过改良的办法,反封建不彻底。此外,有些国家和民族还可能“超越”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更高的社会形态。
(4)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在每个社会形态中,都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又有过去遗留下来的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残余,而且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还会产生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萌芽或因素。而在较大的多民族的国家中,不同民族有时又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
4说明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案要点: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每一代人开始在社会上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代人遇到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必须把前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而且这种既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预先规定了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特点。
第二,人们虽然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并不是说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他们是意识不到的,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最终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产生的“合力”造成的。每一种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合力”时都起了作用,但历史发展却又不以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每一种社会力量都有偶然性,但所有这些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却体现了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列宁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原始的关系。”又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了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就把物质决定意识这个一般的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明确了社会历史领域里面什么是物质的东西,什么是精神的东西;什么是客观的东 西,什么是主观的东西;什么是本原的东西,什么是派生的东西。说明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也是物质的东西 决定精神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决定主观的东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对应。具体表现为:一是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二是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就有力地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这种辩证关系中,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坚持了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坚持了历史观上的辩证法。
1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为: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二是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三是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其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并不仅仅是消极被动的,它一经产生,就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上层建筑的服务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服务的内容看,上层建筑是“护己排外”。即或者是“排除异己”,就是要摧毁和消灭有害于自己的旧的上层建筑,并进而打击旧的经济基础;或者是“维护自己”:就是积极推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间接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护己和排外是密切联系的服务内容。二是从服务的性质看,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当它服务于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就起着阻碍生产力发展,延缓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和反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具体表现为两者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由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
13.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表现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正是由劳动者为主体构成的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作,创造了物质生活资料,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术、扩大劳动对象,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引起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变化、发展。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生产的广大工农群众和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力量。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在精神财富创造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人民群众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因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伦理、宗教等精神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文化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是人民的实践过程的概括和总结。最后,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很多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这表明人民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实践。同时,劳动群众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本上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显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基本矛盾的运动及其规律从来都不会自发地实现的,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进行和体现的。当某种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就会起来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社会的变革。在阶级社会里,这一过程是通过人民群众和反动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在历史上的每一次社会形态更替或社会制度的变革中,人民群众都是主力军、生力军,人民的力量象征着历史的发展潮流。所以,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简释“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集合体”及其意义。
(1)所谓过程,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成长和灭亡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是作为或久或暂的过程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2)恩格斯把关于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称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它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坚持这一思想,我们就要善于识别新生事物,热情保护新生事物,支持新生事物迅速成长壮大。坚持这一思想,我们对现实要采取科学的批判态度,就是要认识到任何现实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当它有其存在理由时,维持它获得正常的发展;当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存在的理由的时候,就要对它实行变革,用新的东西代替它。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2、为什么说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答: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前进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暂时的“回复”和局部的“倒退”。“回复”和“倒退”是曲折性的两种类型。社会前进中的“回复”是新事物前进的曲折性,是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正常秩序。社会前进中的“倒退”是旧势力复辟的曲折性。曲折前进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不例外,曲折性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答: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普遍性,都遵循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都受特殊条件和特殊规律的影响,具有模式多种多样。社会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统一。社后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中的常规性,即从低级形态逐一向高级形态过渡,过渡的总趋势是不逆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中的特殊性,即某些民族和国家可能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也可能倒退到低级的社会形态,过渡的具体形式在局部范围内是可逆的。
一、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5分)
答: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也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1)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2)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②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3)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5分)
答: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
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3)在社会历史领域
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敢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简述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其原因。(15分)
答:(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2)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主观及客观的条件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会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②从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4.简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5分)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②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对立性表现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②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5.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5分)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包括: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水平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2)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商品贸易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越来越大,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以致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增长源。国际贸易体制和规则更为规范,对全球贸易活动进行规制和调节的范围和作用趋于扩大,有力地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进程。
(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加强联系和融合,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交易的发展,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可以在瞬间完成,这使得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快速流动,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进程。
(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借助母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联系,实行跨国投资和生产的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全球生产和要素流动的主体力量。跨国公司推动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使得跨国公司内部的人员交流、经营管理、产品生产呈现出“无国界”的趋势。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5分)
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25分)
答: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抓住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拒性。因此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从现实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但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而所有这些新的重大突破,实质上都离不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提高。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且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当今世界国际局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4)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①事物发展过程中是存在矛盾的,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要学会全面的看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搞好重点突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两个全面”的重大任务,这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要抓住主要矛盾,在不同领域的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但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2.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原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义。(25分)
答:真理是一个过程。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a.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b.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②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相对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a.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任何真理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b.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都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认识的深刻程度、精确程度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a.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二者相互包含
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总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真理观,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3.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5分)
答:(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2)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变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奋斗目标。
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a.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反映、理论表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邓小平同志对此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为先进最科学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根本目的、总体布局、战略目标的总体反映和价值体现,它是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的。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造成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在走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时也必须时刻遵循真实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不同的改革时期制定相应的发展中国特色主义意识形态的方针政策。
b.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反映、理论表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我们党先后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等重要论断
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由于不同的历史根源和发展状况,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的核心内容是阶级、政党、国家对自身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深刻认识,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对自身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达。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要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