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晋书》记载,陶渊明初任彭泽县令,朝廷为做嘉赏,赐予他三百亩田地。他收到田地后,不假思索便令手下全种可酿酒的高粱。在老婆一再地恳求下,他才勉强答应让出五十亩给老婆去种粳米,其余二百五十亩还是全种上了高粱,供他酿酒喝。
在读这段材料,脑中立刻浮现出三个字:真性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前段时间,网络流传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十个字之所以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是因为“我想做的他做到了,而我,还在原地彷徨。”
是的,我们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放不下,那么多的不得已。
对于平凡的你我而言,转身也许很容易,但是理智清晰地叩问自己:“转身之后,你去哪里?”不是不想归,是无处可归。即便真的归去,也有可能陷入另一种悲剧:当物质陷入困顿,精神也可能随之萎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