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当下专攻“拖延症”的网红在讲到拖延症时,说都是喜欢拖延的人能力都很强,所以他们才会总是拖延,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在最后一刻能够搞定被拖延的事项,而且当截止日期马上到时,人反而会在极大的压力下爆发出超乎清楚的高效率。
这位网红是位学霸,本身的能力就很强,但是他面对拖延症能促使高效率爆发的作用,也适用于大多数人吗?对于普通人而言,拖延越厉害,能力越强这个观点能成立吗?
其实,拖延症有很多成因,其中一种就是能力强的反面,是在某方面能力弱,对某件事产生了恐惧心理,于是一直想逃避,所以就不断往后拖延。如果是这种原因导致的拖延症,大概率拖延到极限的时候,无法爆发高效率,反而让结果变得很糟。因为能力弱,因为有恐惧,很可能导致最后的慌不择路。
而对于这种拖延症的方法,就是克服恐惧。
比如,曾经有个故友想和我见一面,在电话里透露出他想借点钱。我当时就犯了拖延症,对见面感到恐惧,所以一再将见面日期往后延。如果他真提出借钱,数字小还好,数字大了,不借伤感情,借了担心不还。
但一直逃避也不是办法,于是我去网上搜索了“朋友向你借钱怎么办”之类的文章,得出了以下应对方案:
1. 作为朋友先了解他的近况,表达自己的关心,并搞清楚他借钱的原因;
2.如果是投资,坚决不借。投资就应该是有了闲钱才投资,那种收益又高、风险又低、流动性还不错的投资收益多半是骗人的。这种情况我反而应该运用我的理财知识劝阻他上当。
3.如果是救急,可以借。但鉴于这个朋友还钱信誉不怎么好,所以也要做好他借钱不还的准备,或者干脆说自己手头也紧,拿出些钱作为无偿资助,不用还了。
有了这么一个充分的准备后,我就胸有成竹地去见这位朋友。
结果,他果然是看别人做电影投资赚了大钱,也想去分一杯羹。
于是我就拿我自己投资电影踩坑的经历,成功地劝阻了他踩坑。一年以后,他打电话给我表示感谢,说幸亏没投资,他的朋友投资后基本血本无关。
所以,做好准备,就没什么恐惧是不可克服的。
克服恐惧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放飞你的恐惧,比如说如果你对上台讲话觉得很恐惧:这么多人看着我,害怕说错词。你可以在后台设想各种糟糕的后果,包括讲错了、讲砸了,台下的观众嘘声一片,你落荒而逃,从此再也抬不起头,每个人都因为你的失败对你指指点点等等。
就这么一直想,想到了最坏,无可挽救的那一步。可是真的会这样吗?会因为仅仅发言说错了,就这么糟糕吗?这时候再回头想一想,原来自己想过最坏的大概率都不会发生,这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克服恐惧了。
总之,克服因恐惧而引起的拖延,就是做好准备,包括应对准备和心理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