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500万年前,智人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这个过程中把人猿和大猩猩、黑猩猩区分开的第一个奇异特征是我们祖先的大脚趾。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大脚趾和其它脚趾离得很远,人猿的大脚趾却慢慢地和其它脚趾靠拢,长得虎头虎脑。但这种圆瘤一样的大脚趾,能够支撑人体40%的体重,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身体的功能表现。虽然大猩猩和黑猩猩偶尔也能直立行走,但它们走起来摇摇晃晃,人类却可以矫健地奔跑。大脚趾是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的重要标志。
(步态)今天,人类不再像原始社会那样光着脚丫子行走,同时活动量大幅度的降低,导致很多朋友失去了大脚趾独有的功能。在日常的活动中,高足弓的朋友大脚趾受力作用远远降低于正常足弓的朋友 。另外喜好穿高跟鞋的朋友不仅会破坏大脚趾本该具有的稳定功能,足弓也日益扁平。
根据关节相间原理:大脚趾是趋于稳定的关节。如想详细了解,请看之前的文章――(人体规律之关节相间原理),因此我们的大脚趾就需要特定的训练动作,才能让它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我看到很多瑜伽修习者经常会五个脚趾头张得很开后,再进行瑜伽练习,从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步态)在人体的脊髓内大约有2000万个轴突。这些神经纤维以及那些分布在脑干、颈部和腿部的神经纤维会对地心引力有所回应,从而让身体保持稳定和直立的状态。当身体的姿势发生发生微妙变化时,脑干和大脑的神经元会自动的在正确时间用正确的信息量收缩正确的肌肉,以维持直立的姿势。
如果脑部的平衡感发育的不够好,就不可能完成这些看似简单,而实质上是极其复杂的运动。小脑神经元受损的患者通常无法长时间直立。
长期酗酒会直接影响到小脑,导致跛脚甚至更加糟糕的状况。同样帕金森病或中风的患者也会因为重要的神经元受损而影响动作表现,比如肌肉僵硬,缺乏平衡感等。某些健康问题、药物作用和内耳的疾病也会影响身体维持平衡的能力。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年轻孩子中所谓的“步态异常”,他们一般在成人之后往往会消失。如果感觉发育异常可以到医院做一个医疗检查。如果没有任何发育的问题,孩子在5岁之后,开始会慢慢的消失。在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步宽比较宽,步频比较快,而且步幅长比较短。
(步态)在生命初始,孩子必须花费11-15个月来学习如何站立和行走,膝关节在站立初期是处于伸直的状态;在生命后期,行走也往往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由于肌肉力量和平衡感的衰退,老年人需要辅助工具进行安全步行。为了防止摔倒等等原因,他们步行速度变慢,步宽较宽,站立期变得更长,双脚支撑期变得更加延长,步长变得更短。无意识的运动很少,速度也很慢,因为无意识的运动会明显增加摔倒的机率。
(步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