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青春与叛逆(二)——林哈夫

青春与叛逆(二)——林哈夫

作者: 泉钟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15:2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期的分享中,哈夫用理性的思维从孩子的角度分析了他们为什么容易在青春期变得“叛逆”(上期分享请点击“青春与叛逆(一)——林哈夫”)。

回过头来仔细再想,既然我们经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将孩子拍成“叛逆”的另一个巴掌到底是什么?

或者干脆换一个直白一点的说法——到底我们是如何将孩子弄成“叛逆”的?!

哈哈,这样说好残酷也好刺激!

先别急着反驳,容哈夫慢慢地道出个所以然。

每一段人际关系从开始到成熟,通常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蜜月期、争权期、义务期,如果健康地迈过前面这几个阶段,才会有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伙伴期

《做个智慧“懒”爸妈》一书里(购书请点我),哈夫曾经花了很多笔墨解读亲密关系中各个时期的奥秘。

而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亲子关系中这几个阶段同样存在着。

只是,亲子关系相对于亲密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各样人际关系最大的不一样,是关系的参与者是无法拥有自主激发关系的选择权。

从理论上说,我们没有权力和能力选择由谁担任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同样没有权利与能力选择谁是自己家的孩子。

这样的状况让亲子关系从一开始就是那么的奇妙、有趣同时还充满了矛盾与挑战。

(图片来源网络)

先看一下蜜月期——

从表面上看,亲子关系中的蜜月期更像是父母单向的付出和孩子单向的索取。

刚出生的小宝宝会用他们为数不多的动作、表情和声音表达自己的需要,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到底是饿了、尿了、拉粑粑了,还是冷了、热了、不舒服了。

正因如此,我们很自然会觉得是宝宝向爸爸妈妈索取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百分百的爱。

但如果我们敢于从自身出发,尝试往更深一层进行觉察与探索,也许会发现父母其实同样会对孩子进行“索取”。

这样的“索取”甚至是发生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显化出来的就是我们各种各样因人而异的期待——对性别、性格,对长相、行为,对健康、品质......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们各不相同的期待,很大的可能性源自于对自己某些特质的否定与不接纳。

也就是说父母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将孩子幻化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让他来完成自己早已埋藏在内心当中,却又一直无法完成的“夙愿”。

在心理学上,这样的机制也称之为“投射”

于是,刚出生的孩子就这样“无辜”地变成了父母的“马甲”。

还好,大部分刚来到世间的小生命能够被上天很好地眷顾。

老天爷会让绝大多数妈妈在刚诞下宝宝的一段日子里分泌“本体胺”,这种荷尔蒙能让妈妈从内心到行为都可以放下自己的评判与期待,完全无条件地全身心接纳自己的孩子。

于是,老天爷的智慧加上爸爸妈妈的爱,让孩子得以享受到一段非常幸福与美好的“蜜月期”

荷尔蒙的支撑不可能一直延续和维系,直到老天爷忙不过来撒手不管的时候,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总有一天会走到“蜜月期”的尽头,于是这段关系开始渐渐进入了各自为权力而争斗的“争权期”。

(图片来源网络)

所谓“争权期”——

事实上,孩子对父母的需求一直没有改变过,他们一直需要得到父母百分百的接纳与爱护。

而作为父母的一方,我们的需求其实同样没有改变过,只是孩子还小而强压着不呈现出来而已。

权力斗争最突出的特质,就是争夺事情的“话语权”

通常来说,这场旷日持久争夺的开始,是在孩子开始从心灵上与父母有了分离感,开始出现“自我”概念之后。

这个时期最有可能出现在2-3岁之间,那就是所谓的“可怕的2岁”

这时候的孩子,开始发现自己的父母并非如自己想象般的无条件地爱和接纳自己,他们还发现父母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控制自己要自己成为他们期待的样子——要学会上厕所、要准点睡觉、不能挑肥拣瘦、玩具要摆放整齐、对叔叔阿姨要讲礼貌、吃药打针还不能哭......

这样的情形之下,才两三岁孩子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幻灭”两个字来形容,他们的整个世界仿佛“坍塌”了。

于是他们开始什么都说不,什么都要跟大人对着干

事实上,没有人会留意和关注两三岁小屁孩发的脾气和耍的手段。

我们会在毫不知觉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将这样的“小事情”打发掉、处理好。

小孩子的抗争在无数次失败之下也只能无奈接受、偃旗息鼓停歇下来,最终成为了爸爸妈妈眼中的“乖宝宝”。

(图片来源网络)

某种程度来讲,“可怕的2岁”,正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反抗来质问父母——就算我不能满足你们的期待,爸爸妈妈你们还爱我吗?


这是孩子们发给父母的一份非常不容易作答的试卷,我们很容易会因为孩子的抗争而激惹起内心当中童年时同样不被允许的伤痛。

而为了不让自己再次“受伤”,我们只能模仿自己父母当年对付自己的方式,想方设法杜绝抗争,让孩子停歇下来。

确实,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完美落幕了。

于是这段亲子关系进入了父母相对省心的日子。

爸爸妈妈基本只需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上课放学就行了,就算偶尔遇到抗争,基本也是由我们说了算,其结果自然也向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

当然,这段“好日子”始终有一天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面临结束!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仅代表导师个人观点,请自行评估是否恰当与适合。传播及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与本公众号和导师无关。

相关文章

  • 青春与叛逆(三)——林哈夫

    前文回顾请点击: 1、“青春与叛逆(一)——林哈夫” 2、“青春与叛逆(二)——林哈夫” 上一期关于孩子“叛逆”的...

  • 青春与叛逆(二)——林哈夫

    上一期的分享中,哈夫用理性的思维从孩子的角度分析了他们为什么容易在青春期变得“叛逆”(上期分享请点击“青春与叛逆(...

  • 青春与叛逆(四)——林哈夫

    前文回顾请点击: 1、“青春与叛逆(一)” 2、“青春与叛逆(二)” 3、“青春与叛逆(三)” 上一期关于孩子“叛...

  • 青春与叛逆(一)——林哈夫

    经常听伙伴们羡慕我与孩子之间那种勾肩搭背的关系,甚至说我们俩更像是两兄弟。 而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前几天一位朋友跟我...

  • 青春与叛逆(一)——林哈夫

    最近一家三口闲聊时,不知为什么忽然想到在孩子成长的经历中,好像从来没有向我们说过“对不起”。 我连忙向孩子求证,得...

  • 规则与自由——林哈夫

    进入正题前,还是先讲个故事吧: 一个大冷天的中午,窗外下着鹅毛大雪。 但房子里却是暖洋洋的,房子主人开着暖炉舒舒服...

  • 线索二叉树与哈夫曼编码

    线索二叉树与哈夫曼编码

  • Huffman树及Huffman编码

    Huffman树及Huffman编码 一.实验目的 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算法、哈夫曼编码原理。 二.实验要求与内容 ...

  • 话说“上瘾”——林哈夫

    记忆当中,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会偷偷拿家里面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和请小朋友们吃东西。 虽然个...

  • 数据结构

    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 哈夫曼树的创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与叛逆(二)——林哈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bn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