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份三百年前贫富皆宜的生活指南(上)

一份三百年前贫富皆宜的生活指南(上)

作者: 玩光的小孩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19:21 被阅读0次

明有三言两拍,清有志怪小说。

皆以劝善惩恶规正风俗为本意。

有的正面说教,有的旁征博引。

吾独爱笠翁之闲情偶寄。

或假草木昆虫之微,

或借活命养生之大。

由雅及庄,渐入渐深。

而不觉其可畏也。

 

(说人话就是:

这老头有一种很不正经的正经。)

 

《闲情偶寄》

作者李渔,号笠翁,明末清初人。

谈他生平,起起落落说得多了。

说他作品,禁书《肉蒲团》、

戏剧《凤求凰》.....也说不尽。

只看他最为傲娇的这晚年之作。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牛x,牛x,越看越牛x。

还是林语堂先生说得妙,称之为: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样样都精。

简朴素雅,贫富皆宜个个都行。

 

(这么说行吧老头?)

 

 

 

笠翁画像

 

 

 

 

(上)

论吃 —— 鲜 纯

  

 

民以食为天,食中又以蔬食为第一。

 

论蔬食的美味,是清淡、干净、芳香、松脆。

一个“鲜”字可以让蔬食的美味在肉食之上,

这种享受在菜贩子手里是买不到的,

只有亲自种植的人随摘随吃才能够得到。

 

蔬食中的笋是最芳香鲜美的,

好的只能是生长在山林中的。

就像中药中的甘草一样,都是必需品。

会做菜的厨师留着笋汤来调和味道,

吃的人只是觉得很鲜,不知道是笋的功劳。

 

素笋用白水煮熟,沾点酱油就很鲜美。

从来最美好的东西适宜单做。

荤笋用肥猪肉同煮,去肥肉不吃。

因为肥肉的甘美都被笋吸收了。

 

(黄蓉——二十四桥明月夜)

 

《本草》中记载:

“益人不尽可口,可口未必益人。”

世间安得两全法,唯有笋与蘑菇了。

蘑菇这东西,无根无蒂,忽然而生。

这是聚集山川草木的清虚之气而生,

吃蘑菇就等同于吸食山川草木之气。

《本草》中说毒蘑菇是因为被蛇虫爬行过,

我却认为是蘑菇吸食了地下蛇虫的毒气。

蘑菇素吃很好,伴上少许荤食更好。

因其清香有限,而汤汁的鲜味无穷。

 

蔬菜中最干净的的是笋、蘑菇、豆芽,

最脏的莫过于用肥料连根带叶得浇透的。

懒人和性急的人洗菜跟没洗一样,

不洗干净就是用污秽做了调料呀!

洗菜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入水的时间要长,浸透上面的脏东西;

洗菜叶用刷子,刷得彻底干净。

人们烹饪的方法千奇百怪,

从生吃到腌、槽、酱、腊,

挖空心思,使出八十一班武艺。

却对最开始阶段的事毫不讲究,

我真是十分困惑。

 

(OS:世人皆醉我独醒)

 

各地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美食,

往往便宜又可贵,如陕西的头发菜。

我就不多说了,你们知道的肯定比我多。

只说一样调料品,用来调拌没有不好吃的。

吃起来就像遇见正直的君子,

听见正直的言论!

困乏的人可以除去疲倦,

郁闷的人可以开阔心胸!

是食物中最为痛快的好东西啊!

我每餐必备——芥辣汁。

就像孔子离不开姜一样。

 

(OS:颇有上古遗风)

 

 

谷物第二,“米能养脾,麦能补心”

 

单吃一种食物,是养生的方法。

不信你看鸟吃谷,鱼饮水都是靠一种食物。

饭和粥这两样东西,有两句要紧话:

煮粥的水忌加,煮饭的水忌减。

煮粥就担心水太少,煮饭就担心水太多。

不善养生的人多就舀掉,少就添水。

舀掉等于把米的精华都去掉,只留下渣滓。

添水等于在酒里掺水,那味道还能喝吗?

要使家常饭更加精美,只需加些花露。

在饭刚熟时只用一盏浇一角,再闷一会儿。

花露以接近谷物香气的蔷薇、香橼、桂花最好。

 

 

善于养生的人,吃饭不能没有汤。

饭像船,汤像水,没有水不能下。

跟饭在喉间没有汤下不去一个道理。

宴请客人时想要省菜,不能没有汤。

希望客人吃饱又不剩也不能没有汤。

因为汤能下饭,也能下菜。

我是个贫穷的人,要养活全家几十口人,

虽然有时难免吃不饱,却不会天天挨饿。

就是遵循了这个方法。

 

(OS:快夸我!)

 

 

肉食第三:“食肉者鄙,未能远谋”

 

不是鄙视吃肉,而是不善计谋。

虎是非肉不食的,又是野兽中最蠢的。

虎不食小儿和醉人,把他们当做劲敌防备。

《虎苑》上说虎之所以能制服狗是靠爪牙,

如果没有爪牙,反而会被狗制服。

人们所说的有勇无谋,就是指老虎。

灵性无法通透的是脂肪油腻填塞了心胸啊!

还是希望天下人多吃不如少吃。

 

(然而蟹可以多吃........)

 

对于猪肉,我一句话都不敢说。

食物中以人名得到流传的,“东坡肉”就是。

乍一听不是猪肉,而是苏东坡的肉。

哎,苏东坡有什么罪过,

要割肉来填千古馋人的肚子呢?

太可怕了,我不想做第二个苏东坡。

 

(李渔肉,鲤鱼肉?怪哉)

 

至于牛和狗,

这两种动物对人来说是有功之臣。

劝人不杀还来不及

怎么忍心给他们制造酷刑呢?

略过他们,说到家禽。

鸡也是对人有功劳的动物,

不过比牛和狗要小。

没有鸡报晓天也亮,

耕田和防贼不能少了牛狗。

处在产卵期的鸡和重量不到一斤的鸡不要吃,

就算不能让它享尽天年,也不能过早夭折。

 

有人介绍我一种吃鹅掌的方法:

把肥鹅的脚放入热油中,鹅痛得跳跃,

反复四次后鹅掌厚达一寸,丰美甘甜。

以活物多时的痛苦来换人片刻的甘甜,

呵呵,地狱就是为这样的人准备的。

动物不幸被人蓄养,为人的需要而死。

为什么还要在死前受如此酷刑?

 

吃鱼虾的罪过,要轻很多。

水中生物容易繁殖不易灭绝,

渔民补虾如樵夫伐木,

取所当取,伐不得不伐。

饮食之美,我可以滔滔不绝。

只有螃蟹,让我词穷啊!

家人笑我嗜蟹如命,

把买蟹的钱叫做买命钱。

到了蟹秋,没有一天不吃的。

我不禁呐喊:

螃蟹啊螃蟹!炖煎简直是糟蹋了你!

螃蟹啊螃蟹!我没钱买你有愧于你!

螃蟹啊螃蟹!我能跟你相伴一生吗?

凡是吃螃蟹,只应保持完整蒸熟。

吃一点剥一点,才不会泄露香味。

正如好香必须自己点,好茶必须自己斟。

讲究饮食之道的人,不可不知。

 

(OS:遇上蟹灾我就是大功臣啊!)

 

 

有人责怪我写饮食却不谈烹饪方法,

不知道用多少酱,多少醋,多少辣。

我说:“士各明志,人有弗为。”

各人各志,每个人都有他不想做的。

 

(OS:爱看不看!我爱写不写!)

 

 

 

笠翁造像

 

 

食单且看同朝人袁枚的《随园食单》,

就是那个写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

共十四大单,贯彻南北326道菜。

不说了,恐两人会打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份三百年前贫富皆宜的生活指南(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cs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