锃锃已经三岁多了,跟其他孩子一样,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想探索、想交际、想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搞破坏”“发脾气”“不听指令”,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每天不是在暴走中,就是在准备暴走。作为父母,每天不仅要收拾“作案”现场,还得与之“斗智斗勇”,能不让自己动怒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让自己试着不动怒,起码不在孩子面前动怒,并且让孩子乖乖地“服从”于自己。
那我们又是如何优雅地跟孩子说“不”呢?
这几天,给他新买的一个水枪玩具,对于新玩具总是有很高的关注度与热情,自己去加水来玩,一开始还知道在卫生间里玩,虽然滋的水到处都是,但影响不大,只是梳妆镜上、毛巾上、洗水盆里、墙壁上滋上一些水而已,我也就没当一回事,没有说他。直到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做饭,家里静悄悄地,但凡突然安静下来必有作妖啊,趁着端菜出来的空隙,往客厅瞅一眼,我的血压一下子就能上200了,好家伙,正对着客厅的吸顶灯及沙发处的插座滋不停,我再仔细观察,桌子上的书、纸质拼图、电视、坐垫等都已经滋了不少水。那一口老血马上要一喷而出,我强压着怒火喊了一声:“锃锃,你在干什么?”尽管我已经尽量压低声音,还是把专心滋水的娃吓了一跳,“啊,”锃锃弱弱地回应了一句。
“你在玩水吗?”我假装不知道,小声问道。
“对啊,你吓我一跳。”他收起水枪,“我在玩水枪呢。”
“哦,那不能往有电的地方喷哦。”我边说边走向他。
我蹲下来,抱着他的双肩,看着他说:“锃锃,眼睛看着妈妈。”
“好。”他眼睛开始注视着我,平时有什么事,我经常这样与他交流,他知道我要做什么。
“我们刚刚有用水枪滋了旁边的插座了,对吗?”
“妈妈,我不对插座滋水了,会着火的。”因为之前,我们在一起阅读下绘本《不可以》的内容,刚好就讲到插座的安全,他是知道事情的后果及为什么不可以做的。
“你真棒,是的,对插座滋水会发生火灾哦,那我们还不可以做哪些事啊?比如……”我用手势比划了不可以的意思,他也跟着比划,一边比划一边说:
“不可以爬高高”“不可以玩刀”“不可以玩火”……我跟着他一起表达这些事,尤其是不该做事,我特意加重语气进行强调。
他记得这些事,但我们也不期望着说,跟他讲过一次,他就能记住,他不会再犯。他们只是孩子,要形成一定的习惯,遵守一定的规则,是需要反复地训练强化的,孩子需要成长,我们家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想要优雅地说“不”,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随便动怒,如果你动怒了,首先会吓着孩子,其次也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
如果事发时,孩子的情绪是害怕、哭泣等,那就一定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能直接呵斥,或不理会,这些都会无形地放大孩子的痛苦元素,使他们的坏情绪无法释放。允许他们有情绪,并给他们的情绪一个疏通的通道,让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解决事情。
最后一点是,处理他的事情时,一起要蹲下来,让他对视着你的眼睛再开始,蹲下来是让他觉得他是被重视的、被平等对待的;对视着眼睛是让心灵有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最清澈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入心的地方,所以对视交流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交流时,尤其是给孩子讲道理时,适当的手势及强调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