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读书郎,读书之人岂能无书?
特意为她置办了书桌,书架,只是不知道她喜欢读些什么书,除了课外复习资料外,几乎没给她买过书,不知道她的书架是用来养花了还是堆放杂物了。
有一天,想看书了,来到读书郎的书架前,想看个究竟,书架上到底有没书,都有些啥书。
嘿!小家伙还是买了一些书的,虽然不是很多,好歹也算是有书之人啦!我以前就很少买书,想看的书基本都是借阅的,那时候生活都过得紧巴巴的,哪有钱买闲书啊,我又不研究什么,更不会像lie ning读书时那样,把吃饭的钱都买了书,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读书郎的书架上有好些熟悉的书名,有些以前看过,有些看了一部分没看完的,有些打开瞄了几眼觉得不好看又合上了的。不知为啥,看着它们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是似曾相识?还是久别重逢?
我居然从架抽出一本以前打开即合上的书,在读书郎的书桌前坐了下来,慢慢地读了起来。
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天地,我以前都走到了门口,觉得这里面没啥就转身了。可多少年后,它居然又一次地出现在我面前,我心平气和地坐了下来,居然看得入迷了,还为作者的写作功底拍案叫绝。
自那以后,我就经常趁读书郎在学校的晚上,借用她的书桌,借阅她的书,把以前没看过的,或者多年前看过的书再看一遍……
同样一本书,在学校时读和中年之时再读完全不一样。就如《骆驼祥子》这本书,学生时代读过,只知道它的大致内容,也没觉出有什么高超之处,而今已是中年的我再次读这本书时,我却从多年前在工地打工的我身上看到骆驼的影子,难道我是骆驼转世?
还好,我遇上了好时代,我没有骆驼那么惨,我很幸福!
年轻时的自己犹如一张白纸,虽然也读过不少书,毕竟自己没什么切身体会,对一些经典之作根本不可能有很深的理解。正是应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自身的经历也是一本书,深浅厚薄因人而异,再以己阅历之厚度对照经典之厚度,才发觉,经典何以成为经典!
“好书不厌百回读”还真的是有道理的。
就像我喜欢看《三国演义》,我是看了又看,我都不知道看了多少回了,其实我每次看的侧重点都不一样。
借读书郎的书看看,还看出了这么多道理!
难道古人又说对啦?
“书非借不能读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