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死于理性》:时代对人才的选择及人才对命运的反击

《死于理性》:时代对人才的选择及人才对命运的反击

作者: 澜沧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2-11 20:51 被阅读0次

    苏翊鸣在领取奖牌后与加拿大名将、滑雪界的偶像马克斯拥抱的一幕让不少人动容,这也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成功事例的讲解是榜样力量传递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因此,许多作家喜欢将名人的生平写成传记,供更多读者阅读。

    来自美国、作品多次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家麦迪逊·贝尔就用其富有小说色彩的文笔,将“氧气”命名者、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天才的一生与其和生活时代背景纠缠不清的结局写成了《死于理性——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一书。

    这本书从拉瓦锡身份背景时代风貌主要成就判刑处决几方面展现了他精彩的一生,尤其是在他关于化学研究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作者都给出了更多的关注及笔墨,让读者看到一个科学家为科学事业付出的巨大努力。

    1742年8月26日,未来将闻名遐迩整个法国的“天才”科学家拉瓦锡出生。那时候,他的家族已由一个多世纪前国王马房的小小“信差”挤身社会阶层的中层——穿“长袍”的律师。

    和后来的昆虫学家达尔文一样,拉瓦锡也放弃了子承父业的安稳,通过兴趣和学习进入了科学领域。

    他在21岁那年树立了进入法国科学院工作的目标,他知道,只有在拥有充足资金支持及“学术自由”环境下的法国科学院,才能实现他钻研化学、实现化学变革的梦想。

    单从拉瓦锡后来的科研贡献来看,当时的法国应该早早为他铺平施展身手的空间,好让一辈子都崇尚理性,以理性引领法国科学事业不断发展的拉瓦锡为科学之城添砖加瓦。

    但现实是,处于末落阶段的波旁王朝累积了大量腐败又目光短浅的权贵,由这些人投资建立的法国科学院难免陷入政治斗争中。

    书本记载了拉瓦锡两次因“资历落榜”错失法国科学院科学家席位的事。

    一次发生在1766年。在与同批提名的科学家中,拉瓦锡虽拥有一身盛名,且在化学方面的成就早已得到众人的肯定,但其最终因资历较浅没能入选。

    另一次发生在时隔4年后的1768年。拉瓦锡在与“老资历”加布里埃尔·雅尔的竞争中,再次因资历较浅错失正式编制。不过,他得到了一个离正式席位非常近的“替补席位”——“编外助理”一职。

    由此,我们可见历史上的法国社会对科学家人才选择“任人唯老”的弊端。

    尽管大环境下是恶劣的生存规则,向来以理性著称的拉瓦锡却没让生命流逝在无意义的抱怨中。他坚持着内心对科学的热爱,在任谁都不看好的命运激流中与同时代的科学家们一同竞渡。

    进入法国科学院并非拉瓦锡为自己科研事业做的唯一尝试。

    科研需要资金,尤其是日复一日的实验。一个取得成功结果以前的实验就是一头“吞金兽”。那时,科学院院士每年的平均薪资也就2000里弗尔,远不够支撑已是巴黎中产阶级的拉瓦锡一家的生活。为了解决家庭生计,同时拿到丰厚的科研资金,拉瓦锡加入了深受诟病的包税总会。

    就在他用母亲的遗产买下包税总会第一批股份几周后,他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编外人员”,这让院里的“元老级”科学家们对他的加入提出质疑。

    若是拉瓦锡为了迎合“老头儿们”退出包税总会,也许,后来的法国就不会有如此一位因理性光芒四射的科学家,也就少了许多化学研究上的成果。

    拉瓦锡顶住了外头的“风言风语”,他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现状与理想,将包税总会当成他的理想这朵莲花孕育的污潭。

    在包税总会任职期间,他以1769-1770年间为绘制矿物地图而成行的考察经历为素材,向上级报告了零售商逃避烟草税收一事;又因多次发起关于天然硝石提纯、人工硝石生产等项目而促进了火药的发展。

    拉瓦锡一生都在为自己科学上的理想事业奔忙,与同时代的各国科学家展开时间的赛跑,尽其理性与敏锐的天赋为取得科研成果而努力。

    然而,法国大革命背景下混乱的社会环境终究没有给这个一生拼搏的科学家一个圆满的结局。

    1792年,在类似“清算”前朝遗老的行动下,一大批与包税总会有关的人被抓去坐牢,这其中就包括了已辞职三年的拉瓦锡。

    牢狱之中,大家都意识到了自己难逃一死。有两位曾经的同僚甚至向拉瓦锡提及服毒自杀的想法,拉瓦锡却说:“我不像你们一样执着于生命,我已经牺牲了生命。”

    带着始终不妥协于罗伯斯庇尔等人恐怖统治的精神,拉瓦锡在被处决前看了他人生最后一眼风景——塞纳河畔的革命广场。

    一代“天才”就此殒落,这是法国科学史上一笔巨大的损失。用拉瓦锡一位合作者的话说就是:“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只要一眨眼,可是这样的脑袋再过一百年也长不出来了。”

    这是那个思想落后的时代的残酷选择,是不宽容的社会环境对科学人才所展示的不公。但是,正因为环境的恶劣,才更突显出拉瓦锡维护一生的理智与对科学研究的始终追随是多么难得。

    今天的我们有了更开放更宽容的社会环境,我们能否像拉瓦锡那样早早树立一个追随终生的目标?又有没有勇气在万般险阻的探索路上排除万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呢?

    希望看过书本之后,你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于理性》:时代对人才的选择及人才对命运的反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jz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