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二胎手记亲子教育
陪不陪孩子做作业不是父母负责的衡量标准,重点看3点

陪不陪孩子做作业不是父母负责的衡量标准,重点看3点

作者: 晨光微晓 | 来源:发表于2019-09-18 00:19 被阅读0次

作为家有小学生的妈妈,我说一下切身体会:

没有谁天生就懂得自律

孩子从刚出生的时候,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到后来发展到2~3岁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而到了3岁之后,他才开始慢慢融入集体,开始遵守集体的规则。

但是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做事都是以快乐为原则的。

而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就开启了“社会化”进程,遵守一些相应的规则,相应的规矩。

但是遵守规则和规矩,很多时候是和他们的快乐原则相违背的。

在这过程中,孩子慢慢开始适应,去遵守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养成一些习惯。

上了小学之后,又增加了作业,这除了遵守规则、规矩之外,又要考验孩子的专注、耐心和毅力。

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实还是蛮有挑战的,很多时候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放弃作业,继续奉行玩乐主义。

所以刚上一年级的小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还是需要人陪的。

怎么陪,陪什么还是有门道的

我们给孩子做生意的意义不在于各种孩子驱快乐倾向的选择。

所以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的重点并不在于写作业本身,更是应该培养孩子的耐心、专注和毅力。

而耐心、专注和毅力的培养,并不是靠强制才能更好的养成。

相反,这些更需要让孩子感到学习中的快乐。

所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时让父母的强制和呵斥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更应该强调陪伴的快乐和温暖。

陪孩子做作业这样做会更有效

在陪伴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父母更应该强调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责任,陪伴是因为爱,是因为想和孩子一起,来更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所以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更应该这样:

1.习惯大于具体作业正确率。

孩孩子刚上小学之初,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做作业是他自己的事情,说明他长大了。

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成为自己,所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父母会陪着他一起看看书,但是不是为孩子的作业负责。

可以邀请孩子和自己一起更加专注。

比如我当时生二胎的时候,老大正读一年级,之前一年级上学期我怀孕期间,曾经给老大培养了回家做作业的习惯。

但是等我一生二胎,老大就又忘了之前的习惯。不过好在发现及时,在我生二胎时,让爸爸陪伴他一起做作业。

基本模式就是他在做作业,爸爸在一旁看书,以此巩固他回家先做作业的喜欢。习惯,其实是远比那次作业是不是失误来的更重要。

2.温暖远比批评来得温暖。

孩子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不太会的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畏难情绪或者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失去信心,导致情绪失控等情况。

很多家长把陪做作业时鸡飞狗跳的状态当成父母陪写作业的硬核状态。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还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专注看书孩子也会更专注地写作业。

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题时,可以指导孩子先放过去,等把其他作业统一做完之后再回过头来集体解决。

这一过程中,嗯,家长的陪伴行为本身就会告诉孩子,“我一直都在这。”

在孩子把所有作业做完之后,家长再跟孩子一起分析不会的问题,或者是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实在想不出来第二天到学校去问老师或者是通过思考。

其实他的问题学习远比平时授课性学习,要认真、高效得多。

3、该放手时就放手。

等到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并进行进一步巩固之后,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做作业。

因为在习惯养成过程中,还是一旦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他也就会变得更加自律。

而检验自律的标准之一就是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以自己约束自己的机会。

但是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甩手不干了。

家长要对孩子写作业是否专注、用时、是否认真等情况及时做好反馈。

——————————

我是晨光微晓,学英语、爱绘本、专注育儿心理、育儿经验分享的俩娃妈,欢迎关注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不陪孩子做作业不是父母负责的衡量标准,重点看3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lh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