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边有人得了抑郁症,看着他一天天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跟换了个人似的,谁都会很揪心,是不是?想着,得做点什么呀,可尴尬的是,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做什么错什么。
为此,我查了些资料,也听了抑郁症患者的意见,写了份操作指南,供参考!
1.
一开始,不要急,要试着去了解一下得了抑郁症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要知道,虽说都叫「抑郁症」,但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很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有的人失眠,有的人则会嗜睡;有的人暴瘦,有的人体重却在增加;有的人长期处于低烧状态,有的人生理上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那么,你的家人或朋友是什么情况呢?你得花些心思,了解清楚了。
要是连这个也没搞清楚,就想当然地给建议,人家凶你,不奇怪的。
2.
接着呢,如果你真的很关心这个得了抑郁症的家人或朋友,那就主动地去查一些资料吧,了解抑郁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虽说学术上也没把这个问题搞得太明白,但多看看还是有帮助的。
网络上,书籍中,都有很多关于抑郁症的科普知识、得病体验、治疗建议……这里要注意的是,小心甄别,因为很多内容是一家之言、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不仅没帮助,还引人误入歧途。
如何甄别呢?也没有一定的方法。比较省心的是,找有权威出处的。
3.
了解那么多内容有什么用?只有了解了这些,你才能安然地问对方需要什么,而不至于急吼吼地给建议,或者说一些不着边的话去鼓励别人了。
说到「鼓励」,我想起跑马拉松。跑到后半程,大家都没了力气,完全是凭那么点意志在苦苦支撑着;这时候,我最讨厌别人冲我喊「加油」,你想呀,我要是还有「油」加,我用得着别人提醒吗?那时候,喊「坚持」的人,在我眼里,就贴心的多了。
对于抑郁症患者,道理是一样的——一些看似鼓励的话,会令人更加沮丧的。
4.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你明确这样三点:
一是,对于抑郁症患者,你的角色是他的家人或朋友,而不是他的医生。
二是,抑郁症,要积极寻求治疗,比如说心理治疗,甚至配合药物治疗。
三是,对于治疗,或许会有一些阻力,作为家人或朋友,需要做一些工作的,理性对待。
再强调一遍:抑郁症是病,拖不起的!
5.
不少人把抑郁症说成是心灵上的感冒。问题是,感冒嘛,三五个星期,多半就好了,可抑郁症呢,三五年都未必能缓过来。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人或朋友,得有这个心理准备。
要知道,家人或朋友都没了耐心的话,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就是二次伤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