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了两节公开课,挺受触动的。首先是《关雎》,这次的课让我们受到很大启发。都知道《诗经》的内容,也背过,也理解大致的意思,然而如何上出新意来的确还是需要一些功夫的。
孔老师从诵读入手,让大家感受其中的情感美,句式美,爱情发乎情止乎礼的美好。在讲解赋比兴手法时能结合定义和一些例文让大家巧妙感受其格式。另外重章叠句的手法让大家加深了记忆,更有利于背诵。同时在理解重章叠句的同时也更加容易体会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课上最精彩的部分是吟诵,先是叶嘉莹先生的吟诵,然后是模仿者的吟诵,后来便是找一个学音乐的男生模仿朗诵,一开口就把大家吸引住了,自发给予掌声,说实话学生吟诵的比前两位更出色。吟诵结束大家又再一次给予掌声,很是欣赏。老师也对这个学生大力赞扬,因为他吟诵得好,大家的掌声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课外阅读补充的也是和《关雎》类似的文章,利于进行群文阅读。总之整堂课很是用心,把握住了诗的特质,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小石潭记》今天是第三次听了,张老师最出彩的是欣赏写作手法,并把写作手法与作者的情感相结合,让学生深切体会情景交融,移步换景,动静结合这些手法,并能熟练地分析其效果。
公开课都是老师们智慧结晶,多学多琢磨,让自己的课更加出彩!
网友评论